小说园

小说园>大不列颠之影 > 第十六章 文化托拉斯 帝国出版集团的第一步(第1页)

第十六章 文化托拉斯 帝国出版集团的第一步(第1页)

这是一台拖拉快车的火车头,配上两对精美的大车轴,轻快大轮由钢臂连接着,宽阔的胸部,壮大的长脸。一切都合乎逻辑,一切都正确,这个金属“生物”具有无上之美,显出运用能力的精妙。杰克很爱火车头,给它改成女性的名字,他总带着抚爱的温情,称呼它为莉嫦。

——爱弥尔·左拉《人兽》

大仲马愤愤不平的怒斥着各种地下出版的廉价劣质出版物给整个出版业带来的伤害,不论是不列颠的作家、法兰西的作家,抑或是德意志的作家,世界各地的作家很少能在文章和观点上达成什么共识。

他们对于彼此的评价通常只会游离于“臭不可闻的垃圾,擦屁股都嫌硬”和“不世出的神作,我一辈子都写不出这种水平”之间。

但是,毫无疑问的,他们想要掐死盗版商的意愿却是相同的。

当狄更斯、迪斯雷利、黑斯廷斯和卡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正在被美国出版商疯狂掠夺时,大仲马、雨果等法国作家的作品则饱受瑞士、德国、荷兰,特别是比利时的盗版活动之苦。

只不过,不同的人对待事务总会有不同的看法。

譬如雨果,这位在法兰西如日中天的新国宝级作家常年战斗在与盗版商斗争的第一线,你时不时就能在巴黎的报纸上看到雨果号召文学界的诸位同仁站出来对抗盗版。

雨果直言:“让我们确立文学财产!作者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使命,然而,所有古老的君主制法律都拒绝承认文学财产,为了什么目的?为了奴役!因为作为文学财产所有者的作家是一个自由的作家,剥夺他的财产就是剥夺了他的独立性。因此,只要把作者的权利抓得太紧,就可以达到奴役思想的目的。”

雨果的看法不失为一种独特而有见地的思想,那么在法兰西作家与盗版商奋力斗争的时候,《英国佬》的作家们在干什么呢?

事实是,《英国佬》的作家们大多什么都不用做,因为他们的作品被盗版的次数远远小于其他英国作家。

至于这是为什么呢?

是伦敦的盗版商们觉得他们的作品不畅销?

还是由于《英国佬》编辑部在文字内容上使用了什么比两百年后还要先进的防盗加密技术?

不,当然都不是,这是因为当年下院图书管理委员会任命的查禁非法出版物工作负责人是苏格兰场的亚瑟·黑斯廷斯警司。

众所周知,黑斯廷斯警司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十分上心,自从上任以来始终坚持以“零容

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并不惜花费重金对破获重大盗版案件的警官团队给予丰厚物质奖励。

在黑斯廷斯警司卓有成效的工作之下,通常《英国佬》的盗版书是前天印的,贩售窝点是昨天捣毁的,官司是今天判的,人是明天就得到苦役所报到的。

因此,当亚瑟在伦敦塔下遭到枪击时,伦敦地下出版界真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虽然亚瑟后来“死而复生”,但是因为他已正式从苏格兰场卸任,后面又被一脚踢去了汉诺威,所以地下出版界在失望之余,又不由得对未来的好日子心生欢喜。

果不其然,亚瑟前脚刚走,盗版商们便故态复萌,对着《英国佬》这块肥肉蠢蠢欲动。

但是,令盗版商们没想到的是,虽然黑斯廷斯不在不列颠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留存了下来。

谁能想到?

谁能想到!

黑斯廷斯这王八蛋居然还涉黑啊!

从前他还在苏格兰场的时候,办事起码还讲点规矩。

但是他这一走,菲欧娜手底下的小兄弟们可比苏格兰场的警官素质差多了。

而且由于盗版商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买卖,遇上了这种事还不敢去报警。

就算有那种脑子不清醒的真的去了,苏格兰场的警官们也从来没有给过他们好脸,拉偏架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下子,整个伦敦盗版界可真成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典型。

虽然偶尔还有些刚入行的年轻人不懂规矩,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想博一个富贵险中求。

但是那些颇具体量的盗版商只要看到《英国佬》的名字,就会忍不住小腿肚子发抖,低着头绕道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