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船前,朱德非常机警地嘱咐随行人员,说:“现在到处都是军警,对去武汉的人员盘查的都很紧。
你们把各自携带的武器都集中起来交给###,让他设法先带上船去。
我们看看动静,随后上船。”
九江码头上,军警荷枪实弹,堵在码头的入口处。
不分男女老少,个个都得盘问检查,吵吵嚷嚷,乱作一团。
箱笼、包袱摊开一地,吃的穿的用的、花花绿绿,什么都有,像是南方“晒霉雨”亮家当一样。
外国船员站在甲板上看热闹。
突然间,一位乘客的瓷花瓶被打破了,立即引起一阵争吵,就在混乱中,###机敏地躲过盘查,提着那只竹篮子上了船。
他靠在船舷边上向朱德招手,示意让他们上船。
九、南昌起义立头功(3)
朱德像下令一样,大手一挥,随行人员跟着他走向码头。
轮船朔江而上。
朱德一到武汉,就向中央军委汇报了南昌发生的###事件。
7月15日,汪精卫彻底撕下了伪装,举起屠刀,杀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会议,作出在南昌举行暴动的初步决定。
由于朱德在南昌有便利的工作条件,对各方面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就派他先返回南昌做准备。
朱德遵照周恩来的指示,乘船秘密离开武汉抵达九江。
在九江警备司令部的大门口,他碰巧遇到了正准备上庐山的金汉鼎。
金汉鼎急如星火地说:“玉阶兄,我奉令上山,有话咱们在船上说吧!”
上船后,金汉鼎告诉朱德,刚刚接到益之(朱培德的字)从庐山上打来的电话,汪精卫、张发奎都到了牯岭,要他立即上山,有要事相商。
“有啥子要事?”“我也猜不透,只是近来风声很紧,流言蜚语不断,像是要发生什么事变。”
“益之近来的态度如何?”朱德作进一步地试探。”
“在目前的形势下,他当然仍倾向于汪精卫。”
“铸九(金汉鼎的字),在这多事之秋,你有何打算?”“我能有什么打算,还不是跟着益之一起干!”
“铸九,江西这帮子人马都是灰色的,不愿革命了。
我们一同到广东去,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重振北伐大业!”
“你刚到江西,对近来这里发生的一切不甚了解,凡事还是谨慎为好!”
显然,金汉鼎是拒绝了朱德的相邀。
船到莲花洞,去南昌的火车已没有了。
金汉鼎约朱德上庐山歇宿,待第二天再去南昌。
朱德谢绝了金汉鼎的邀请,留在莲花洞,等待第二天的班车。
朱德一回到南昌,就先秘密地去拜访他的好友李团长。
朱德的突然出现,使李团长非常惊奇,他带着十分疑惑的神色,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朱德的回答,朱德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