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中国,再启动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我们现在很大的痛苦就在于我们不懂得妥协,总想着实现我的目标、我的目的,总想着只我赢。这又谈何容易。

想要幸福就要学会跟生活妥协,跟你的理想妥协,跟身边的人妥协,但注意是双方妥协。如果人与人相处,懂得各自妥协,两人的友谊就会进一步,夫妻关系也会进一步。理想也如此,不会单方面只实现你的,只你改变世界,世界不改变你,不会,也要懂得接受,我也是被改变了一部分,然后又向前前进了一步。当你深刻地明白了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的时候,你离幸福就又近了一步。

妥协是往前走,妥协要有底线。我为什么这两年过了40岁开始全身心地拥抱这句话?到了一定的年岁你会明白它,妥协不是贬义词,尤其双方妥协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双赢”这个词来理解它。

我有个建议,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心当一张白纸,然后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你拥有的东西。比如健康、目标、财富、年龄都可以写上,然后把你不拥有的再写上,看你是正分还是负分。当你真写完一遍,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拥有的挺多了。

第20页 :创业需要理想主义,也要现实主义

创业需要理想主义,也要现实主义

◎龙永图

我在《论道》节目上曾经就年轻人的择业做过一次调查,大多数人愿意去当公务员,只有很小比例的人选择创业。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现实,要买房子,要穿衣,要吃饭,要养家庭。少数人因为一种理想,才会选择去创业。所以是否选择创业首先是一个个人问题,关乎个人的能力、激情,还有价值观。然后它还是一个社会环境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大环境是否鼓励创业。

我们都知道九二下海派,这些人在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后纷纷跳出体制,选择创业。他们都是些不安分的人。但是,他们不安分是一方面;从另一方面来看,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后,全社会有一个鼓励创业的大环境、大氛围。然而在当下,这种氛围被大大地稀释了。■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大家都去考公务员,不愿意创业。为什么现在大家选择公务员呢?主要是社会地位高,哪怕是个小官,搞税务的,或者是搞质量检查的,背起手那都是很耀武扬威的。我见到过地方税务局的人,到了餐馆,不能说白吃白喝,至少是想吃什么吃什么,威风得很。因为这个社会对于官员有一个普遍的判断:地位最高,最受尊重,最有权威,最有面子,是个光宗耀祖的职业。

我曾参加过一个学校的校庆,本来校庆应该是对那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表达最高的敬意。但是你一看主席台上坐的全都是那些当官的,这又不是开什么人大会议,开什么党代会,全部都是做官的,主席台应该给那些最优秀的老教师、最优秀的校友坐,当官的你坐在下面听一听人家怎么为这个学校争光的,听一听我们这些老教师做出了哪些贡献。所以很多事情都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官本位的价值取向。

年轻人现在不愿意去创业,不愿意辛辛苦苦搞个自己的事业,大多认为与其如此辛苦,还不如去混个官当当,说不定过不了几年就当了科长处长或者局长。

如今创业就面临这样一个糟糕的大环境。

有人曾用鸡蛋和小鸡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小鸡要从鸡蛋里破壳而出,首要的条件是外部要有适宜的温度,如果没有这个温度,再坚强的小鸡从鸡蛋里出来后也会冻死,有的甚至都没机会出来。所以,是否选择创业是一个内外相互结合的问题。

没必要怪罪或者责问当今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创业精神。关键在于怎么打造一个创业环境,能够使得那些真正有决心的、有能力的年轻人能够脱颖而出。创业者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像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哪怕是开一个小餐馆,哪怕是在这个街头上开一个理发店,这都是创业者。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我是有信心的。那部分真正想创业的人有激情、有想法。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只要他们敢想敢干,总会发现新的机会。

然后是应对创业者建立一个安全网,也就是要有相关的政策来做创业的支撑。一方面,用实实在在的政策鼓励年轻人创业,另一方面要对这些创业者有一定的保护。创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哪怕在发达国家,也就是10%~20%。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怎样为创业的失败提供一种包容、保护的大环境就很重要。比如我们鼓励大家去游泳,那最好能在游泳池的周边安排七八个身强力壮的游泳好手,一旦游泳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肯定有人能把你救上来的。

创业对今天的中国尤其重要。只有不断地创业才能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不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机会,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走上创新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和创新有同样的重要性。试想想,如果大家还都只是进入以前已有的一些企业中安安心心地打工,那么新的商业思路和机会从何而来呢?与此同时,鼓励创业对振奋中国人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不断涌现创业者的社会,才是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第21页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仰些什么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仰些什么

◎白岩松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翻开的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在这本书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首先翻开一本书,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是谁,我的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

如果我不打开书,我会以为世界就像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一样,有草原,有森林,有很多和善的人们。但是当我打开书才知道,《上下五千年》里有那么多的历史;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我知道在《一千零一夜》里还有另外一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才知道有好人、有坏人;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才知道,北京、江苏、四川或者其他的地方怎么怎么样。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这个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结果一个又一个少年该如同我一样,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如果没有书,你不会知道世界是个什么概念,即便后来当你的年岁足够大了,当你来到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国度里,你竟然发现一切似乎没那么陌生,因为早在白纸黑字上,早在字里行间,早在曾经翻开的一本又一本书当中,你曾经如此亲密地靠近过它,世界变得不再那么遥远,也不再那么陌生了。。19zs。

说起来真的有意思,总有很多人问我,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我的答案永远是一样的,当然是《新华字典》了。如果要是没有《新华字典》,没有我从最简单的一个又一个汉字开始认识起,一直到后来,我怎么会有勇气、有能力翻开一本又一本或厚或薄的书呢?如果我不能翻开那些书,我的很多困惑、我的很多未知怎么能在我的面前陆续打开呢?成长是什么?成长不仅是年岁慢慢增长,更重要的是内心所累积的一个又一个问号慢慢地得到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