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经济学大师如是说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纳特·威克塞尔是瑞典学派的第一代杰出代表与理论奠基人,是宏观经济均衡体系的最早提出者。威克塞尔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货币与利息理论方面。

1851年,威克塞尔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7岁时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学习数学,于1876年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880年,威克塞尔由于发表有关饮酒原因分析的演说,被有些人指责为缺少经济学知识。此后,他改学经济学。1895年,威克塞尔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经留学奥、法、英、德等国,深受李嘉图、庞巴维克和瓦尔拉斯的影响。回国以后,威克塞尔长期在隆德大学任教,1900年时担任副教授,1903年升任教授,1916年退休。

说到威克塞尔,就不能不说“威克塞尔效应”,该理论是在对资本计量悖论的探讨中产生的。威克塞尔很早就曾意识到利率的变动对资本价值所产生的影响。他在1893年的著作《价值、资本与租金》中就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的“威克塞尔效应”的理论,即利率变动会对资本价值产生影响。后来在《国民经济学讲义》中又有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都局限在“负的威克塞尔效应”上。后来威克塞尔在他的学生古斯塔夫·阿克曼1923年的《实际资本与利息》一书中发现了另外一种形式,即“正的威克塞尔效应”。

“威克塞尔效应”说明了利率变动对资本价值的影响。在没有联合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的经济中,若侧重于两种稳定状态的比较,那么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威克塞尔效应,而这个效应可以分解为“价格威克塞尔效应”和“实际威克塞尔效应”两部分。

§虹§桥§书§吧§BOOK。

第33节:利率变动会对资本价值产生影响(2)

资本价值的这种变动是通过“实际威克塞尔效应”和“价格威克塞尔效应”两条途径实现的。若仅考虑从技术角度衡量的实物“资本品”,则“实际威克塞尔效应”可以忽略。因此,威克塞尔效应的净结果是“价格威克塞尔效应”,随着利率的变化,可能大于零、可能小于零也可能等于零;对应地,资本价值可能上升、可能下降,也可能不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利用生产函数求导(即边际生产率)的方法来说明分配(如利率),明显存在循环的逻辑论证,因为利率本身是资本价值确定的要素之一。但是,作为一个新古典主义者,威克塞尔自己并没有放弃边际生产率的分配理论,而是认为边际生产力理论对于资本而言,仅仅适用于个别企业,而不能应用于整个社会。威克塞尔的这个论断显然比克拉克、威克斯蒂德等人更为高明。

威克塞尔以他著名的《价值、资本与地租》与《利息与价格》(1898年)两部著作,第一次把宏观动态分析方法应用到经济周期的分析之中。其中,第一本书比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晚了3年,因此从时间上来看,他和马歇尔大致是在同一时期分别各自建立其理论体系的。在1901年到1905年,他又把原本以德文写作的这两部书合并修订成两卷本,以《国民经济学讲义》为书名用瑞典文出版。正是该书中所提出的积累过程原理,为瑞典学派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威克塞尔的代表作品《利息与价格》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积累过程学说。这个学说让处于分离状态的传统经济理论与货币理论融为一体,从而为现代货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该书中,威克塞尔对自然利率做出了独特的概念规定,并以此为中介阐述了货币流通量的变化是怎样通过对收入、消费、储蓄与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而决定物价水平。威克塞尔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当中,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常常背离,惟有二者保持一致时,商品的价格才不会波动,经济才会处于均衡的状态。为实现经济均衡,银行必须根据经济情况与信贷能力随时调整货币利率,让它和自然利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货币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这本书中阐明的货币经济理论指出了社会经济的非均衡状态,因此惟有靠宏观的货币政策调节才能够趋向均衡,这便否定了资本经济会自动走向均衡的传统教义。尽管它对货币价格变动与经济不稳定原因的分析有一些缺陷,但是,它能够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指出资本经济的不稳定状态,这与那些主张资本经济和谐论的传统观点相比,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打破了经济能够自动趋向均衡的传统观念,提出用调节货币利率来稳定经济的宏观货币政策主张,这在西方经济学从自由放任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后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源泉。

在威克塞尔看来,现实经济已经不再是物物交换经济,若不分析货币的性质与作用,就无法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在经济分析过程中便会犯错。而根据旧的货币数量论,货币的价值或者其购买力的变动和其货币数量的变动成反比。所以,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将让它对别的商品的购买力同比例地降低或者提高,从而让物价相应地上涨或者下跌。威克塞尔觉得这种理论具有非常严重的缺陷。

(1)货币数量论没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价值与物价的影响,单纯认为货币数量和商品价格之间成反比例变化是将事物过于简单化了。威克塞尔表示,由于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必定和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交易的货品与劳务的总价值相一致。这不仅是一个理论而且是一个公理。

(2)货币数量论没考虑到信用在货币流通中的作用。

(3)货币数量论是一种静态经济分析,未考虑到货币数量对物价影响的时滞。

(4)货币数量论没有考虑人口和技术等对商品供求量变化与价格的影响。

※虹※桥书※吧※BOOK。※

第34节:利率变动会对资本价值产生影响(3)

(5)货币数量论没有考虑到利息率的变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所以不可能认识到货币数量变动与经济变动的相互影响。

据此,威克塞尔以利息率为纽带,把货币数量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变动联系起来。

威克塞尔第一次把利息率区分为自然利息率和货币利息率。在经济历史上,这个区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后者指的是借贷资本的利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利息率,也就是在货币经济中,企业家向资本家借入的资本与偿付的利息都以货币形式表现,二者的比例就是货币利息率。前者是威克塞尔积累过程学说中最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生产中产生、无货币参与的实物经济中,借贷资本的储蓄和需求相一致时的利息率,它的高低取决于资本的供求状况。为说明自然利率的产生,他假定了一个无货币参与的经济生产,企业家在向资本家借入与归还资本时都以实物进行,支付的利息也以实物来计算,这个利息和所借资本的比就是自然利息率。

威克塞尔还认为,价格水平的变化由自然利息率与货币利息率共同来决定。尽管别的因素也影响物价,比如货币供给的变化、人口和技术的变动等,可是在根本上还是通过这两种利率间接产生作用。当这两者相等时,企业家就能获得正常利润,所以不会产生对资本的需求,也不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物价稳定。当货币利息率比自然利息率低时,其价格水平就会上涨而且是积累性上涨。反过来,当货币利息率比自然利息率高时,其价格水平就会下降而且是积累性下降。

从本质上来说,威克塞尔描述的价格变动积累过程的原理,可以划归在货币均衡理论范畴之内,因为它也强调以货币与利率二者的相互联系建立起经济均衡体系。不过,不同之处在于,威克塞尔并不认为社会经济时常处于均衡状态或说将均衡状态看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反过来,他指出,经济时常处于扩张或者收缩的积累变动过程中。这是威克塞尔货币均衡理论与其他所有普通均衡论的重大不同之处。

此外,威克塞尔还对两种利率差异的产生以及利率和价格的相互变动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便为政府制定稳定物价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威克塞尔指出,物价稳定是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条件,物价波动就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为物价波动的根源就是两种利率的差异,因此制定政策的重点应当是调整两种利率的差异让它们趋于一致。因为自然利率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工资与租金水平,因此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根据经济情况与信贷能力,中央银行随时调整货币利率,从而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威克塞尔表示,只要价格不变,银行的利率也不变。若价格上涨,利率就应该提高;若价格下跌,利率就应该降低;之后利率就保持在新的水平上,除非价格发生进一步的改变,要求利率朝这方或者那方做出进一步的变动。

书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