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曾祖荫烟草论文集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1.“开烟一号”制钵器的优越性

提高劳动效率用“开烟一号”制钵器制“开烟块”的速度快,克服了营养袋装袋慢的缺点。据调查“开烟一号”制钵器制作“开烟块”的速度是每人每天1526个,装营养袋每人每天只能装543个,制“开烟块”比装营养袋多983个,制作速度比装营养袋提高功效倍。移栽时“开烟块”比营养块取苗速度提高功效2倍。虽然营养块制作速度快于“开烟块”,但移栽取苗速度“开烟块”又比普通营养块快2倍,总体来说制“开烟块”的速度仍快于营养块。移栽时栽“开烟块”苗的移栽速度也快于栽营养块苗(因要去掉薄膜袋才栽入穴中)的速度。

提高制钵质量“开烟一号”制钵器制成的“开烟块”疏松、透气,烟苗根系发育良好,排列整齐、保水保湿保温性能良好。体积大小一致,确保烟苗都能在相同的营养空间生长,因而烟苗个体发育良好,群体整齐一致。而营养袋体积大小不一,排列错乱,袋间间隙大,保水保湿保温性能差,所以烟苗个体发育差异大,群体参差不齐。常见的营养块一般结构较为板结,相比之下烟苗根系发育较差,个体发育不够良好,其长势明显差于“开烟块”苗。

提高烟苗素质1992年和1993年两年调查“开烟块”与营养块培育烟苗的素质平均数据为:⑴“开烟块”烟苗的自然高度为,比营养苗的高,高度增加;⑵“开烟块”苗长,比营养苗的长,增加,“开烟块苗宽,比营养块的宽,增加;⑶“开烟块”苗的地上部鲜重,比营养块苗的,多g,增加;⑷“开烟块”苗的鲜根重,比营块苗的多,增加100%;⑸“开烟块”苗根长,比营养块苗的长,增加;⑹“开烟块”苗总根数297条,比营养块苗的190条多107条,增加。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开烟一号”制钵器制成的“开烟块”育苗明显提高烟苗素质。

降低育苗成本“开烟一号”制钵器节约功能显著。制一个“开烟一号”制钵器仅需成本8元左右,所用“条带”主要靠回收废旧薄膜,增加了农用薄膜的使用价值,与大量购买营养袋相比,其节约功能十分显著。开阳县常年种烟15万亩,平均每亩种烟1300株,按1元购1000个营养袋计算需万元,应用“开烟一号”制钵器每年可以为开阳烟农节约开支万元。目前全国广大烟区使用营养袋的地方不少,推广应用“开烟一号”制钵器的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防止白色污染“开烟一号”制钵器所用“条带”是烤烟育苗后老化了的废旧薄膜,这就延伸了农用薄膜的使用价值,变废为宝。“开烟一号”取代了营养袋,又大量回收废旧薄膜,有效防止了白色污染。

开阳县推广运用“开烟一号”制钵器育苗5年来的实践证明:“开烟一号”制钵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快速、育苗水平高、节约功能显著、防止土壤污染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大烟区烟农的欢迎,为烤烟生产集约经营做出了贡献。

2“开烟一号”制钵器的制作与使用

“开烟一号”制钵器由木板、铁皮、铁丝、元钉、背丝扣组成。木板需3块,厚度为2cm,宽度分别为7cm、7cm,9cm,长度均为112cm。用铁丝、背丝扣和元钉将这3块木板连成盒状。17块长9cm、宽7cm的长方形薄铁皮分别以7cm的距离固定于其中一块木板上,就组成了16个长、宽、高均为7cm,一方开口且相连的立方体,这样“开烟一号”制钵器就制作成功了。

我们把“开烟一号”制钵器制作成的营养块命名为“开烟块”,以便与普通营养块相区别。制作“开烟块”时,先要准备好用废旧薄膜、或报纸或纸水泥袋制成长350cm、宽6cm的薄膜(或纸)“条带”。制作要把“条带”置于开口的上方,继而将营养土置于“条带”上,营养土的重量自然把“条带”压入制钵器底部。营养土盛满制钵器后,适当加压即可去掉制钵器的活动木板,然后轻轻取出制钵器,这样三方围着“条带”体积343cm3的立方体“开烟块”即制成。接着就可将5片~6片真叶的烟苗假植入“开烟块”内,其管理与营养(袋)块相同。

3“开烟一号”制钵器推广应用情况

1990年初,“开烟一号”制钵器研制成功,当年在原马场区进行试验、示范的面积近500亩。由于该制钵器功效显著,所育烟苗素质显著优于营养块、营养袋育苗,深受广大烟农欢迎。1991年示范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到全县各乡镇的烤烟示范点上,面积8000余亩。当年安顺地区行署在开阳召开的春耕生产督战会上,“开烟一号”首次被推荐给全区10个县市。1992年全县推广面积达20000亩,同时安顺地区一些县市也进行推广。1993年推广面积达30000亩。当年4月19~20日在开阳召开的全省烤烟移栽现场会上,“开烟一号”制钵器现场操作表演,所育壮苗也被介绍、推荐给全省各地、州、县、市的代表,代表们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当场购买“开烟一号”制钵器70个,这样“开烟一号”逐步在贵州全省推广开来。1994年开阳推广面积达35000亩,占全县总种烟面积的(习惯亩),遍及全县15个乡、镇的广大烟区。

注:《中国改革经纬录》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刊登了曾祖荫的照片,并附了简短的作者简介:

曾祖荫,男,48岁,汉族,大学,农艺师,贵州省开阳县烟草公司副经理,已从事烤烟栽培10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由于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卓有成效地指导了开阳的烤烟生产,使开阳县的烟叶质量在贵州、全国都颇有名气,而成为名符其实的烤烟生产大县。在理论上提出了“分层施放,定量到株”施肥法和发明了“开烟一号”制钵器。这些理论和发明已于1996年3月由贵阳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通过。“开烟一号”制钵器自1990年发明以来,已在全国不少烟区、棉区和西瓜种植区得到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曾祖荫烟草论文集 (13)

第十一章  L-QX烤房与QS烤房功能比较试验

曾祖荫,李碧宽,胡勇,王家福,杨国文,李金美

(贵州省开阳县烟草公司,开阳550300)

'摘要'为了对L-QX烤房节能降耗,增效增香的功能定量,于1999~2001年对开阳的L-QX烤房与QS烤房的烘烤功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L-QX烤房在节约用煤、烘烤时间、提高烟叶质量(均价)等方面均优于QS烤房,比QS烤房可节约煤22。。2%,省时,单叶增重,均价增加,每100kg烟叶创效益元,增效,烟叶品质好,香气质好,香气量增加。

[关键词]L-QX烤房;节能降耗;增效增香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

(英文的摘要简介略)

L-QX烤房(立式炉灶-气流下降式烤房)是贵州省开阳县烟草公司在黄立栋教授的EB-1型烤房基础上,将原卧式炉灶改成立式炉灶并增设热风洞,重新组合而诞生的新式烤房,较QS烤房(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具有节约用煤,省时,提高烟叶质量等优点。从1996年到2001年开阳已建成L-QX烤房8095间。到2000年止(当时有L-QX烤房5082间),L-QX烤房当年净增效益万元,其中现金增收万元,省煤,为国家净增农业特产税万元。开阳县米坪乡2000年全乡实现烤房L-QX化,当年烤烟均价从全县第9位上升到第3位,2001年仍居第3位,2002年烤烟均价上升到,居全县第1位。L-QX烤房为开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对L-QX烤房节能降耗、增效增香功能定量,笔者从1999~2001年连续3年按同一方案进行了试验(见彩封图片介绍)。

1材料与方法

参试农户的选择

1999年试验在马场镇苏家塘村格寨友组车德刚户(L-QX)和车德云户(QS)进行。两户烟农均种植NC-82,种植水平相似,土壤质地,肥力水平一样。参试的L-QX烤房容量为350cm×270cm,5层烟架,层距80cm,底层高120cm;QS烤房容量为270cm×270cm,5层烟架,层距70cm,底层高150cm。两种烤房均可烤110~120竿烟。

2000年试验在城关镇石头村大块田组兰才林户(QS)和陈定强户(L-QX)进行。两户均种云烟85。植烟土壤肥力、种烟水平均相似。参试的L-QX烤房容量为270cm×350cm,5层烟架,层距70cm,底层高110cm;QS烤房的容量为270cm×270cm,5层烟架,层距70cm,底层高150cm。两种烤房均可烤110~120竿烟。

2001年试验在冯三镇安平村猫洞组林明吉户进行。该户既有1间L-QX烤房,又有1间QS烤房。L-QX烤房容量为330cm×270cm,5层烟架,层距70cm,底层高120cm;QS烤房容量为300cm×270cm,5层烟架,层距为70cm,底层高150cm。两种烤房均可烤110~120竿烟。种植品种为云烟85。

试验方法

试验在L-QX烤房和QS烤房内同时进行:将L-QX烤房户的同一块地,长势整齐,部位相同,成熟一致,绑烟密度、每扣烟片数相同的6竿烟中的3竿烟置于L-QX烤房内,另3竿烟置于QS烤房内。参试烟叶均置于第3层中间位置。参试烟叶入炕时称鲜重,下炕后称干重;记载每炕烟的烘烤时间、用煤量;记载两农户的种烟效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