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们之间怎么打的交道,林森是不在意的,只要没打起来,交易顺利进行了,他这个牵线搭桥的中间人不用坐蜡就成。
有了足够的矿奴,有了守卫和冶炼装备,那边就算是可以步入正轨了。
林森这边当然也没有因为海盐这事,就把训练手下的事情彻底的抛到一边。
这帮兵士要是不给力,带着他们靠雪盐赚到的钱财多了,对他们而言反而有害无利了,很容易让别人惦记啊,而手段可不见得多么温和。
而且丢了本职工作只顾着赚钱,搞不好他们整个建制都要吃挂落。也和他的本意背道而驰了吗。
他是想更好的收服手下的心,同时给银山那边的产出登陆大唐做好掩护,可不是单纯奔着来这边挣钱的。
这登州卫也不可能一直在他手里,盐场的利益自然也不可能一直让他染指。
做好眼下这个活计,受益却很可能是一辈子的,提升下爵位或者是职位,关键都在于他这个任务到底完成的咋样呢。
好不容易等到石见银山那边终于产出了第一批银锭,在船队的运送下,顺利到达了登州卫的地盘。
而林家商队那边也带着异常丰富的商品,还有数量也是不少的各大部落的赠品,嗯,都是友谊的象征,也慢悠悠的回来了。
当然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情报。林森同样在里面塞了几个自家学堂出来的学生,记录城防,兵力这些东西都是很拿手的,分析情报也有一手,所以说收获是非常多的。
林森有些迫不及待的跟着商队,干脆的就准备回长安去探亲了,虽然打的是护卫那些银锭的幌子,起码在登州刺史朱棣那里是这么说的,其实还不就是牵挂着家里现在应该已经生产的程怀玉母子嘛。
都有彻底发现石见银山这么大一个功劳在了,又有个算是马马虎虎的由头,林森当然要利用起来。
而且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不仅是一种处事态度,何尝不是一种高明的为人臣子的政治智慧呢。
算是明摆的给皇帝卖了个破绽,咱就是看重家人胜过任何的国事。
反正出去做事的时候,家人总要留在长安这边,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的,哪怕咱手头的实力再强大,皇帝还用怕拿捏不住吗。
第四百二十二章 姜太公钓鱼
林森带着部分护卫,跟着商队一同踏上了回长安的路,剩下那些护卫还需要在登州卫这边,继续帮忙维持这里的正常运转,这次就无缘回去探家了。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林森好像已经有点习惯坐船来往长安城的舒适和安逸,不想再带着人车马劳顿的赶路了。
况且这次商队带着货物着实不少,其中还有密度很高的银锭,靠车马来运输这个,工作量着实太大了点,所以最后林森还是选择了船队运送。
其实这里面也是有点私心在里面的,林森还想靠这些货物,或者是以身做饵,将先后两次出手的那个幕后黑手给钓出来。
最起码再来一次伏杀,多暴露一些蛛丝马迹出来,也好方便林森的手下人继续顺着线索去追查,到底是谁那么坚定的想要干掉自己,甚至手段比那帮子世家中人都还要来的激烈一些。
事实上虽然一直表面上装作不在意这件事情,矛头也都对准了世家中人的样子,其实私底下林森早就安排了一些特种队员跟上去,尽可能的想要多发现一些线索,也好顺藤摸瓜。
在登州那边也一直有布置人手,在低调的进行调查,寄希望于能够在当地有所发现。
可惜对手确实把手尾打扫的太干净了,即便是上次弄回去那些“僵尸”应该得手了,却也没有太多的线索留下来。
林森当时也没有立即安排护卫跟过去,也是一大失误,回头再让特种队员们跟进这条线的时候,那里已经被干脆的废弃了。
所以这事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多大的进展,只能说敌人确实足够狡猾,这也让林森越发忌惮这位看不见的敌人了。
尽早解决他小日子才能回复正轨啊,不用整日里提心吊胆的。
这才有了林森这次故意以身做饵,想要钓出对方的做法。可惜结果让林森挺失望的。
他可是故意选择了漕帮的船,而且还是大模大样的上船,登州卫那边也没有刻意隐瞒他的行踪。
而这些水手和船家和江湖人自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来敌人有心想要掌握他的动向的话,这些船员那里会是很好的突破口。
这和故意放出消息,说林森就在这些船上,是一样一样的,敌人收不到消息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也不知道是忌惮李世民的警告啊,还是上次的损失太重了,让那幕后黑手都暂时无力调动足够多的人手,来伏杀林森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