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植掌大唐 > 第186部分(第3页)

第186部分(第3页)

而侯君集自以为立下大功,却因为贪财而被囚禁,感到非常不快。

林森之所以没有去,一方面还是为了照顾妻儿,尤其是还只有一点点大的小女儿,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还是为了避开侯君集的这些破事,他可不想和这位有太多的牵扯。

因为林森留意过最近的朝堂,尤其是武将们的情况,秦琼和尉迟恭他们那些李世民的起家班底,如今都有些老了,基本都处于沉寂的状态。

当然确实也是升无可升,封无可封了,不适合轻易的动用,眼下更多的还是作为吉祥物,或者是威慑力量存在,真个上战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了。

像是侯君集,还有薛家兄弟他们这些个年轻一些,资历也稍微浅一些的将领,就成了现下最适合独当一面的人选了。

而随着这样主导战争的元帅做的多了,平日的任职也变成了吏部尚书这类位高权重的,所以侯君集渐渐的就有了点居功自傲,越来越有拿鼻孔看人的趋势了。

你说这么一个傲气的家伙,在获胜的情况下,却被下了大狱,要说他没有一点怨言,没点什么想法,谁也不能信啊。

反正程咬金最近就让人带了口信,让林森尽可能的和侯君集撇清关系。

秦琼这位得了林森的照料,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一代门神,也在林森前去看望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

本来他们和侯君集就不算是一个山头上的,见了他最近几年的表现以后,更是有意疏远了。对林森有所警告,也是应有之义吧。

林森更是知道,这位未来确实是干了造反的勾当的,其中有没有李世民的猜忌,或者是别人的攀扯造成的,还不好说,但是离他远点总是没错的。

而在这期间,还发生了几件和历史不同的事情,让林森不得不警惕了起来,风雨欲来风满楼啊!

第四百三十六章 敲响警钟

林森最近又卸任了他那看大门的角色,老实的在家看孩子了。这几年的变化让他也有了点厌倦的感觉。

李世民还是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历史上的老路,有点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了。

他和李承乾之间的矛盾也多了起来,对李承乾的限制也多了许多,搞得这位太子爷很是有些苦闷,时不时就要跑到林森这里来抱怨两句。

另外李世民现在还是有了服食丹药的习惯,虽然这种事情按说应该保密的,可林森却知道有几个道家的所谓丹药大家,时不时就要和李世民见上一面。

别忘了林森和孙思邈他们的关系也是不浅的,但是和那几位主张服丹的,却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这几位受到重视,而一直强调没有长生不老之术,更多的应该靠着平日里的调养的孙思邈却受到了冷落。

再结合着之前见到李世民时他的状态,两人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来。

望闻切问中,这个“望”可是排在第一位的,林森和孙思邈现在可都是此中高手,这样的事肯定是瞒不过他们的。

再者之前也有过番僧受到格外礼遇的事情,哪怕最后都被人给拆穿了,可李世民还是有点乐此不疲的意思。

这当然也和李世民眼下所处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论起文治武功,他现在确实都到了一定的高度了,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反正完全可以用明君来称呼了。

环首四顾,竟找不到可堪一战的敌人,剩下的无非就是内乱不断的西突厥,和曾经让隋朝折戟沉沙的高句丽了。

在他只因一言不合就赐死了刘洎以后,朝堂上就彻底的变成了他的一言堂,每天能听到的只剩下了歌功颂德的马屁声,不可避免的就自我膨胀了。

到了他现在这种境地,能够追求的东西,能够给他带来成就感的东西,也就剩下了虚无缥缈的长生了,可以说是空虚寂寞冷的必然产物。

而且这时候唯一能让他畏惧的,也就只有死亡而已了,尤其是在他手下的好几位重臣都相继去世以后,有这种表现也算不得多么出人意料吧。

再加上现在又无人敢于出来劝谏,变本加厉也成了必然的。

以前最常顶撞他,劝谏他的魏征已经故去了,足足比历史上早死了五年,丧事还是从简办理的。

虽然也算是全了一段人镜的佳话,不过还是让大家都觉得朝堂上缺了些什么。

在此之后不长时间,房谋杜断之中的一代名相房玄龄也过世了,同样比历史上早死了好几年。文臣之中又去了半壁江山。

没了这两大重臣领衔,其他的大臣们发声都少了许多的底气啊。

再之后,隐隐已经变成了所有文臣的精神领袖的长孙无忌,也在自个家中无疾而终,反倒是死在了他妹子长孙皇后前面,和历史上的情况正好掉了个。

历史上他可是能风风光光的活到高宗李治一朝,最后大概是因为权倾朝野,而在李治的“不忍”之下,被许敬宗那位著名大奸臣,以谋反罪给告倒了,在流放之地“自杀”的。

当然他这么一去,倒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