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帝国崛起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这使得与会的所有方国之君深感震惊,他们只得对禹行臣服的礼节。那些没有参加朝会的氏族部落领袖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共工很快被大禹打败,最终被祝融杀死。

涂山大会,大禹论功行赏,对有功者封赏,对作恶者惩处,众人咸服。又任命皋陶为相,封女娇为后妃。把启留在涂山氏国培养,继续寻求妻族的支持。大禹起自民间,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他以富民为本,时时巡访各地,了解民情,查访贤能之士。把钟、鼓、磬、铎分别挂于厅前,发出告示:教我以道者击鼓,谕我以义者击钟,告我以事者振铎,对我述说困难者击磬,有告状者摇铎。

诏命初下,天下贤士闻风而至。

一切准备妥当,大禹便发动了对三苗的最后战争。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夏禹的王权得到了加强。

。。

禹伐三苗

蚩尤为九黎部落的酋长,分为九派,亦称“九黎”,即后来的“三苗”。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与黄帝争锋失败被杀。颛顼、帝喾时代,“九黎”趁共工与颛顼、帝喾争夺帝位时迅速发展起来。颛顼曾多次打败三苗;到了尧、舜时代,三苗再次兴起,又被打败。

到禹继承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后,三苗再度挑起事端。为了进一步扩大原始居民的生存空间,统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迫在眉睫的国家战略了。因此,禹决定对三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禹出兵之前,在祖庙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的宗教仪式。

禹手执玄圭说:“三苗为乱,上天要惩罚他们。因为他们不听教化,多次叛乱,诛杀无辜。现在,他们那里妖魔四起,天生怪异,夜里出了太阳,又下了三天血雨,炎热的夏天竟然也结冰。种在地里的五谷也发生了变异,祖庙中出现了青龙,狗也在市中嚎哭,人民惊恐,怨声载道。我受上天、祖先之命前去###他们,希望大家同心协力,英勇奋战,歼灭那些有罪之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流传于今的《尚书·禹贡》篇。

三苗见禹率军前来征讨,慌忙率众抵抗。但禹所率军队训练有素,皆为控弦之士,强悍无比。开战不久,其首领就被东夷部落的弓箭手射死。首领阵亡,苗军大乱,溃不成军,纷纷四散逃命。三苗故土难守,多数败逃到西南地区,逐步被当地土著氏族部落融合。相传今天聚居在湖南、广西、广东及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

至此,禹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江淮两湖流域。

后来帝禹巡察到达会稽(今浙江绍兴),并在那里逝世,葬于此,终年100岁。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夏朝建立

禹帝死,本来按照禅让制应该由伯益继承首领之位,而此时夏部族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禹的儿子启不愿去朝拜伯益,而是自立为帝。启可以废除“禅让”制,说明私有财产制度在禹时就基本成熟了。但是,启继禹世袭为部落大酋长,破坏了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惯例,自然遭到伯益等部落首领的激烈反抗。经过多年战争,伯益兵败被杀,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随后,夏启为了使世袭制王权为众多诸侯所承认,在钧台(今河南禹县)大宴各地部落首领,公开宣布自己是夏朝的第二代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钧石之享”,它是继“涂山会盟”之后的又一重要朝会。这一朝会“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同族的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十分不满,拒不与会。夏启大怒,双方大战于甘(河南洛阳市西),有扈氏最后被“剿绝”,整个部落成员沦为奴隶。由于帝位世袭是一种新制度,这次战争的胜利,使得王位世袭制最终得以确立,这也是天下公有变成一家之私的开始,从此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

如果说涂山会盟,是禹借助部落首领之位,有着把公有财产向私有制转化的趋势,奠定了天下一统的基础和格局的话;那么启袭位后,在钧台大享诸侯,则是确立权力真正归于私有之始的标志。为维护私有权力,启开始设代表国家的暴力工具:修造监狱,建立军队,制定刑法等,另设立尹、牧正、庖正、车正等职官,管理各种“民事”。“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也就意味着真正的私有制的国家产生了。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到启则完全确定了。中国的奴隶社会自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进步。

虽然夏王朝只是一种部落联盟的政权形式,和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不可同日而语,但总算粗具国家规模。中国的历史,也由此从传说时代进入到了信史时代,也使社会形态脱离了漫长的原始氏族公社阶段,而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期,此即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由“大同”到“小康”社会的转变时期。因此,夏朝是不可逾越的中国历史记忆的源头了。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也就不可能有此后中华民族4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从这一意义上说,夏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先商时代

约在公元前16世纪,相传黄帝的曾孙帝喾(黄帝大儿子玄嚣的后裔)娶东夷部落有娀氏之女简狄为侧妃。一次简狄在河边沐浴,见玄鸟(燕子)在草丛中遗落下一只鸟蛋,便捡起来吞了下去,因而有孕。十月怀胎,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契。此即史书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也。契长大之后辅佐大禹一起治水,建立了功勋,官至司徒,被分封在商(今河南商丘一带),并被赐姓子氏。商族开始兴起,契因此成为商族的祖先。由此可见,商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

商族是在夏的东方黄河下游发展起来的,属于东方部族之一。也因商是在东方,所以后来由渭水流域发展起来的周族,把商族归为“东夷族”之列。

商“先公”时代活动区域已经相当广阔,成汤(约公元前十七世纪)以前,商族的都城“自契至于成汤八迁”。

八迁之地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最远达到渤海湾东北,而以建都在商(今河南商丘)的时间为最久。

商族进入国家的状态并非始于商汤灭夏,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最主要有四个人物:相土、冥、王亥和上甲微。

在先商史中,相土是赫赫有名的。相土是契之孙,昭明之子。相土时期,商族的进步明显,他把附近的许多部落都征服了。《诗·商颂·长发》说:“相土烈烈,海外有载”。这是说相土时期商族的活动中心不仅仅限于商丘一带,其势力或可达到了渤海湾以东地区。相土的一大业绩就是“作乘马”。乘马,即用马驾车,说明相土已驯服了马,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商代以车为战,与相土的发明不无关系。

相土以下二世——昌若和曹圉,无业绩可查。到曹圉之子冥时,冥因治水而死。当时商族活动的中心地带是黄河中下游流域,经常泛滥的黄河,成了部落的大灾难,冥治水有功于本族,因而被列入重要的祀典之中。《国语·鲁语》说商人“郊冥”,《礼记·祭法》也说商人“郊冥”,郊祀是一种祭天之礼,这意味着将冥配祀上帝,可见在商人的心目中,冥具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