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隋乱唐盛三百年:大唐帝国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上官婉儿手持方型纸罩座灯,迎接李隆基进来。为李隆基开道的是一个叫刘幽求的人。上官婉儿将一封文书递给刘幽求道:“这是我这次写的遗诏草稿,是我和太平公主共谋伪造的。这能证明我对相王殿下的忠诚,敬请公子浏览。”

刘幽求准备把这封文书交给李隆基。李隆基却只瞟了一眼,并没有接过来。

“上官婉儿是韦氏一党的中心人物,没有理由饶恕她。斩了!”李隆基以凛然的声调命令道。

不想当皇帝的皇帝(1)

爱好清静无为,以此理身则能到达高迈境地——这是睿宗向来的作风。但皇帝必须对国家人民负起责任,道教所强调的“无为”,可以适用于个人生活,对国政却又如何?

诛灭韦氏一派的政变成功后,政变中心人物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即位。但照理来说,登基的应该是临时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的李重茂才对。相王李旦于是采取由自动成为皇帝的少年李重茂禅让帝位的形式即位。

既是让位,一定要有人提出才行,而且不能由受让的李旦或其子李隆基开口。

“皇上有意将帝位让给叔父大人。各位有意见没有?”

开口说这句话的是太平公主。她是以皇族长老身份担任这个角色的。

少年皇帝保持缄默。他并没有说过要把帝位让给叔叔李旦,然而自己并没有表示意见的权利,这一点,他从被立为太子时就知道得很清楚。

迟早我要被立为皇太女。你必须把这个座位保持干净,绝不许弄脏——异母姐姐安乐公主曾经对他说过这样的话。他知道这个位置迟早非让出不可。

与其让给姐姐,不如让给叔叔吧。——茫然做此思考的李重茂,轻轻点了一下头。

但这个舞台上的各种运作是根本无视于这名少年的意志的。此际,政变主力之一的刘幽求跪道:“值此国家多难之际,皇上为人仁孝之极,并且甚懂尧舜之道,臣等不胜钦佩。”

尧和舜是往昔让过位的圣王。这项发言,当然也是一种表演,舞台是在太极殿里,少年皇帝还坐在王座上,相王李旦则站在哥哥中宗的灵柩旁。

“天下之心已归相王。这里再也不是你的位置了。”

太平公主伸手搭到少年李重茂的手腕上。少年被姑母的手吸引似的从王座上半浮起腰。手续至此告毕,后面剩下的只是一些文书工作而已。

让位后的李重茂被封为温王,暂时被隔离。隔离的理由是:防止非分之徒发起拥立运动。

政变最大的功劳者是相王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因此,李旦即位为皇帝后,立太子就成为敏感问题了。

李旦由于曾经一度就过帝位,所以,这一次或许应该以“复位”相称,是为睿宗。虽然是母亲武则天的傀儡,上次成为皇帝时,所立的皇太子是长子李成器,如今他复位为皇帝,皇太子是否也该复位?

这个问题,由于宋王李成器主动请辞太子一位,总算获得解决。政变的首谋者兼实行者平王李隆基的功劳,众所周知,每一个人也都认为被立为皇太子的应该是李隆基。

新体制逐步建立,并且受到大部分人民的肯定。但在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李隆基举兵讨灭韦氏一族是事实,但图谋政变的却另有其人。——现在的湖北省襄阳一带,在隋唐时代被称为均州,异议声来自这个地方。

表示异议的是谯王李重福。李重福是中宗的长子,不过,他当然不是韦氏所生。他的母亲是出身不怎么高的后宫女子。

中宗有四个儿子,依序为重福、重润、重俊、重茂。其中韦氏亲生的只有重润,而他却因诽谤张易之兄弟,连同妹妹永泰公主为祖母武则天所杀。重俊虽然被立为皇太子,却对韦氏一族之专横甚感愤懑,因而发动暴虎冯河式(语出《 论语·述而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后用“暴虎冯河”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政变,虽然杀掉武三思父子,自己却也在终南山为部下所杀,此事已如前述。

重润和永泰公主为武则天所杀时,重福被派为濮州员外刺史。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流放。当张柬之发难、张氏兄弟被杀而中宗成为皇帝时,重福认为自己应该会获赦而被召回,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接到准予返回长安的诏书。

毋须赘言,这当然是韦皇后从中作梗。

重福在流放的均州闷闷不乐地过日子时,洛阳出身的一个叫张灵均的人劝他举兵:

——夫下人皆已背离韦氏,现在举兵###,一定会有许多人呼应的。

不想当皇帝的皇帝(2)

被韦氏由吏部侍郎(内政部次官)贬为江州司马而正在赴任途中的郑愔,也促请重福崛起。郑愔的动机是因为憎恨韦氏,而张灵均所持的是皇帝长子成为天下之主乃理所当然,立论颇富正义气概。

“被他抢先了!”谯王李重福无限遗憾地喊道。来自长安的情报说,弟弟重茂已将帝位让给相王李旦了。

“真是岂有此理!”张灵均道,“平王李隆基之所以能举讨韦之兵,是因为他在长安的缘故。事实上,最为逆贼韦氏所憎恨、连在国都居住都不被准许的是谯王殿下你,而你又正准备举兵。即使令弟要让位,对象也应该是殿下,怎么轮得到相王。相信天下的人都期待殿下即位才对。我们现在最好的途径是,举兵进入洛阳,占领此城。”

洛阳有根深蒂固的反长安情结。

太古时代,洛水之北的这座城是圣天子的国都,现在虽然被称为“东都”,受到如副国都地位的对待,但此地的住民都有历史较国都悠久的自负情结。正由于国都地位被夺,因而反长安的情结愈强。

长安决定的任何事情都与洛阳无关,绝不承认。——张灵均期待的是这样的市民感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