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当时的檀香山王国也将亡国,女王已被赶下台来,新政府允诺五年之后与美国合并,因而当地华侨对“亡国”一词,深有感触,经孙文一番鼓动,哥哥孙眉首先赞同了灭满造反的想法,孙文又到檀香山主岛及其它附属岛屿上往来游说宣传,得到了岛上深忧国事的邓荫南、刘祥、李昌、许直臣、郑金、黄亮等二十多人的支持,众人遂聚集于银行家何宽家中,经商议成立了一个组织,起名叫“兴中会”,选刘祥为会长、何宽为副会长,以助孙文覆灭满清。

孙文起草兴中会宣言,称:“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列强压境,堂堂华夏,不耻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不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以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众人一齐鼓掌,通过了宣言,然后宣誓入会,决心不惜一切,推翻愚顽专制的满清。组织成立起来了,孙文的救国思路也清晰明朗起来了。但檀香山离中土有万里之遥,要救国,还是得回国内去。众会员于是各自捐助钱财,送孙文回广州联络同道。

轮船在大洋上向东而行,先到日本横滨靠岸一次,然后直发香港。孙文在船上,急不可耐,满心造反救国的想法要找人说,好在这条船上有不少华人,给孙文提供了宣传对象。

孙文徜徉船上,凡见到华人,便演说讲论反满救国的道理,即使是毫不起眼的贩夫仆役,只要肯听他说,他便会滔滔不绝讲上半天,将满清欺压汉人,卖国求安的事大声声讨。

这条船上有个华人叫陈清,侨居日本横滨,从檀香山推销货物回来,听了孙文的反满宣传,大起共鸣,船到横滨停靠时,陈清便急急忙忙上岸,找朋友印刷店主冯镜如、洋服店主谭发,说:“我乘的船上,有一个高谈反满造反的人,名叫孙文,极是有胆有识,出口成章,你们不认识一下实在太可惜了。”

冯镜如、谭发都是华侨,对大清的腐败苟安也很是不满,听了陈清的话,急忙跑到船上来见孙文,请他上岸细谈。孙文大为兴奋,但虑轮船将开,不及登岸,就忙将兴中会的章程、宣言等一大叠子材料交给冯、谭两人,说:“我要说的话都在这里面,你俩拿去阅读散发就是,若有意加入兴中会,日后我定找你们联系。”

冯、谭两人双手接了这些材料,满脸羡慕钦敬之色,但轮船鸣笛起航了,不能深谈,只好上了岸,依依招手,向孙文告别。

孙文回到了广州,急召陈少白、郑士良、杨鹤龄等见面,商量在华南联络有志之士,建立兴中会联络志士、然后起义造反的事。杨鹤龄满脸喜色,告诉孙文说香港有个人叫杨衢云可称志士,他说:“此人素有大志,举止凝重,任侠好义,尤精国术,见到国人受外人欺负,便不平而起,奋拳格斗。如今他组织了一个辅文书社,被推为会长,聚集起了十多位志同道合的人,欲推翻满清,另立新国。你无论如何得和他相识。”

孙文听得喜不自胜,旅途劳顿一扫而空,忙催促与杨鹤龄入港联系,自己与陈少白少做准备,第二日就相携同到香港,与杨衢云见面。

杨衢云,福建海澄人,曾在香港的湾仔皇家书院作教员,又任过香港招商局书记等职,现在新沙宝洋行作副经理,时年三十四,长孙文五岁,一身西装,风度俨然,与孙文会与鸿云楼上。二人拱手为礼,坐而探讨国事,议论风生。陈少白、杨鹤龄及辅文书社的骨干谢瓒泰、黄咏商等也加入议论,商量着将两方的人马合并,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大胆造反,以暴力推翻满清。

孙文、杨衢云一时谈得兴起,便摩拳擦掌,纵声大笑,一时又语不投机大声争吵,互不相让。杨衢云年长,盛气呵斥孙文,孙文哪肯相让,厉声还击。杨衢云大怒起来,提了两只大拳头,便起身奔孙文,欲以老拳教训,孙文毫不示弱,叉手相迎。陈少白等忙过来解劝,分开两人。两人于是又坐下来争辩。

一###五年二月,孙文、杨衢云两人终于达成一致,决定双方联合造反,成功之后,废除皇帝,建立民主共和国家。当下他俩召集了两方同志三四十人会于鸿运楼上,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宗旨章程议过,即选会长。

谢瓒泰说:“杨衢云年长有德,久有覆满大志,学贯中西,志坚聪智,可当会长。”

书社方面的黄咏商、陈芬、周昭岳、罗文玉等人一齐赞同,纷纷鼓掌。杨鹤龄、尤列等默思片刻,也无异议。陈少白、郑士良反对,欲举孙文为会长,但他二人不足以扭转形势,无奈下服从了多数。杨衢云便做了会长,布置广泛联络同道入会,结交帮会人士为援,伺机而动,暴力造反。众人一齐凛然遵命。

二 双携手,欲将南天翻卷(2)

匆匆间到了三月,孙文在广州发展了不少会员,除学界、帮会中人外,居然将广东海军的管带、可控制珠江中吨位最大的安澜、镇涛两艘军舰的程壁光、程奎光两兄弟也发展入了会。当时两广总督是谭钟麟,七十多岁了,年老眼花,不修武备,况且多少年没有造反的事了,因此官衙上下,只知做官受贿以享太平,总督衙门也无兵丁把守,只三、五个衙役招呼着门户,旗兵们竟然在镇守的炮台内卖茶水鸡蛋用以谋利,或者招赌抽头。孙文久在广州,知道虚实,便萌生了即刻便能暴动的念头,遂往香港找杨衢云商量。

杨衢云说:“好,若一举而占领广州,将总督巡抚或杀或擒,广东的军兵官吏群龙无首,不战而降,我等便可雄据广东,北进湖南,东抢福建,以与满清一争高下了!”

杨衢云这时在香港也发展了一批会员,并与香港的三点会联系密切,因此胆气大壮。两人相商,起义成功后建立国家,便称“中华民国”。杨、孙两人于是召###中骨干,商讨起义事宜,并选举起义成功后民国的总统。

众骨干们一致同意以会党力量为主造反,却为具体的起事日期争论良久。因为当时广州的水师营有随时捉拿嫌疑人的权利,如大批会党人物进入广州,引起他们的警觉,造反大事势将前功尽弃,因此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方可聚拢大批回荡人物。

孙文熟思片刻,说:“若要起事,九月九重阳节最是合适,这一天广东人为祖先扫墓,东莞、佛山,三水等地入广州的人数剧增,年年如此,几千会党夹在其中,绝不会引起怀疑。”

众人一听有理,俱都同意。接下来选举总统,就选了孙文。

孙文心下高兴万分,便于杨衢云相约:自己负责在广州联络附近的会党,制定详细暴动方案,筹措所需款项;杨衢云则在香港负责购买枪械炸弹等武器,并与三点会联系好,到时带三千名三点会员进入广州参战。杨衢云应诺。

檀香山兴中会得知孙文将举旗造反的消息,马上筹集了一笔款子,派会员邓荫南直送广州,交给孙文;黄咏商卖掉了地处香港的一座小楼,陆皓东卖掉了翠亨村的房产,将所得款项全部交于孙文。孙文行医多年,也有一些积蓄,就全部取了出来。这时,日本横滨的陈清带了冯镜如、谭发的捐款也来了,孙文大喜,一方面取出部分款子交杨衢云购买枪械,一方面催促陈少白等汇报联络会党的情况。

陈少白、尤列、杨鹤龄、郑士良等人四出联络,将广州附近的会党头领晓以大义、诱以金钱,促其造反,然后请孙文审查,发给他们活动经费。会党头领领了经费,到时便必须带部下前来举事。当然,头领手下的弟兄越多,发给他的经费也就越多。孙文见会党兄弟踊跃造反,自是喜欢,按人头一一发给经费,命其到时齐集广州,听令起事。

当时广东一带的会党,都是洪门的分支。洪门的前身为天地会,经数百年流传,其分支遍布各地,或叫三点会。或称哥老会,也有叫三合会,添弟会的,但反清兴汉的宗旨不变,洪门讲究平等,一入洪门,大家便是兄弟,头领当然就是大哥,邦内兄弟互助,因此,大受普通贩夫走卒穷苦人等的欢迎,会众极广,实是社会上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时香港的三点会经杨衢云联系后,大小头领争相要求参与造反。孙文便入港审查,一个一个问那些头领:“你有多少人?”头领或答八十人,或答一百人,数目不等。

孙文在广州发放经费时,曾受过会党之骗,知道会党头领喜欢虚报人数以冒领经费,因此心生警惕,便问:“何以证明你们的人数?”

头领们发誓赌咒,说:“绝对不假。先生若不信,可以先点名后发饷,若不够我等报的人数,情愿一分饷银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