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荣禄心感不妥,忙劝慈禧谨慎行事,切莫操之过急。慈禧冷笑说:“张之洞刘坤一鼓噪一下,有什么好怕的。上海那个经元善胆大妄为,派人抓了他砍头就是。咱们主要看看洋人有什么反应。”

荣禄点头。

经元善得知要抓他,慌忙跑了。洋人们却好几天没有反应。原来各列强的驻华公使们正相互串联商量,要采取一致行动。几天之后,各国公使共同出面,派了一个洋医生要给光绪皇帝看病。慈禧大怒,坚决不允。洋人们便宣称:“如不允西医入宫看病,那么皇帝有病就一定是假的,此后若借此而另立新君,则各国概不承认。”

慈禧气得大骂洋人们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却又对洋大人毫无办法。洋人们把太后欲害皇上的各种猜测在报纸上披露出来,大肆渲染,引逗得中外瞩目,议论纷纷,都说:“太后要害皇上了。”慈禧惶恐无计,万般无奈下,只好允许洋医生入宫诊病。洋医生入宫之后却对外宣称:“皇上身体很好,半点病症都没有。”

慈禧的图谋眼看难以得逞了,便破口将洋人的祖宗八代全骂了个遍。此时一班仇洋的大臣徐桐、崇绮、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等人忽想了一计,便献计于慈禧,说:“太后明鉴,皇上春秋已盛,而无子嗣,何不在宗亲中择一亲贵之子,承皇帝之祧,立为大阿哥,育之宫中,将来以作大统的继承人。”大阿哥是满人的说法,有皇储的意思,但清朝没有立储的习惯,好在光绪没有子嗣,所以将给他过继儿子与立储可以巧妙地结合起来。

慈禧一喜,暗想:“这个主意不错,大阿哥一立,废光绪就容易得很了。“随会心微笑,却不表态,只暗暗观察宗亲之中何人可当这个大阿哥。

载漪猜透了太后的意思,飞黄腾达的心思忽然间难以抑制,回家就与妻子商量,欲将自己十五岁的儿子溥隽立为大阿哥。载漪的妻子是慈禧的侄女,极善下棋,常陪慈禧弈棋解闷。两口子一商量,便投慈禧所喜,百般的献殷勤,搞了许多古玩、玉器送给慈禧鉴赏,又拿出金银等物送给慈禧身边能说得上话的人,于是慈禧耳边就常能听到溥隽这个名字了。慈禧是个聪明透顶的人,哪能不明白他两口子的意思,想来想去,这个侄女与自己血缘是很亲近的人了,看他们挺知情识趣的,那就立了溥隽为大阿哥吧。于是召荣禄商量,说要问他安邦定国的大计。

荣禄进殿,跪下叩头请安后,说道:“听说太后要立大阿哥,是真的吗?”

慈禧绷着脸说:“没有。你听谁说的?”

荣禄说:“外边都传言,说要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隽为大阿哥,奴才还以为是太后的意思呢。”

慈禧忙问:“那你说此事是否可行?”

荣禄说:“为皇帝立储,乃国之大礼,只要太后想立,谁敢阻拦!”

慈禧咬牙说:“其他人我都不惧,就是这干该杀的洋人,总是说三道四,欺负我老婆子,我真想把这帮蓝眼珠的洋鬼子全都杀了。”

荣禄笑道:“太后勿忧,洋人虽然无礼,倒也不至于公开干预我们立储,咱们就先发了立储的上谕,然后将溥隽接进宫中,再搞个立储的典礼,请各国的公使来观礼庆贺,洋人们此时不好意思不来,他们一来,这事儿就没人说闲话了。”

慈禧大喜,即刻召集王公大臣、满汉尚书于议鸾殿会议,宣示说:“皇上身体虚弱,年将三十而无子嗣,今为国家大事计,选载漪十五岁的儿子溥隽,立为大阿哥,即日迎入宫中。”

此时帝党人物已被一网打尽,王公大臣自然都明白太后此举的用意,于是一齐大声赞成,说此举果断英明,可使皇统永继。慈禧心喜不已,于是又宣布明年——庚子年的元旦,由光绪行让位礼,届时,改“光绪”年号为“普庆”,由大阿哥登基称帝,废光绪为“昏德王”。

十四 顽童携犬 赤子拜寿(3)

不几天,立溥隽为大阿哥的诏书便发下来了。紧接着,由刚毅、徐桐率领大批官员及宫中太监宫女迎大阿哥入宫。彩旗飘飘,鼓乐喧天,在载漪的端王府举行完仪式,就用轿子抬了溥隽,鼓乐前导,众官簇拥,宫女太监侍候于轿子左右,浩浩荡荡向宫中抬去。载漪志得意满,威势十足,看见迎儿子的队伍去远了,便在王府院内仰天大笑,对妻子说:“大清的江山快要由我来掌握了!”

哪知溥隽被抬到了半路便大哭大骂不止,不肯再走。一众太监宫女束手无策,急请刚毅、徐桐。刚毅上前掀起轿帘问大阿哥因何生气,溥隽两脚乱蹬,喊道:“我的大黑和老黄都没有带,你快下令叫人给我送来。”

刚毅细问之下,方知大黑与老黄是大阿哥养的两条宠物狗。在家时大阿哥不肯读书,天天与这两条狗厮混玩耍,即是睡觉,也要与大黑老黄同床而眠,不肯片刻分离,所以此刻哭闹叫嚷,要携狗同行。问明了情况,刚毅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就骗大阿哥说:“端郡王一会儿就将大黑与老黄送来了,宫中可玩之物极多,咱们快去宫里,保你玩得高高兴兴。”

大阿哥一听,回嗔作喜,就令轿子继续前行。

此时正是农历的七月时候,方当盛夏,骄阳似火。立大阿哥的消息传到了海外,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却是寒毛尽竖,冷汗直流。光绪若废,他们还保什么皇,又期待何人再重新启用他们变法维新?康有为便急令已建立起来的二三十个保皇会组织通电反对废帝。

此时的保皇会的分会分布于南北美洲,欧洲、澳洲及南洋各岛,各分会接令后,一齐通电,称:“皇上圣明,无罪见废,大众公愤!妖后慈禧,若不尽行归政,以弭民变而保宗社,则我等立起勤王之兵。。。。”

通电由世界各地飞回国内,引得国内的士绅、工商及学界人等一片大哗,各界人士就也纷纷###,极力反对废帝,并给慈禧发电抗议。反对废帝的电报铺天盖地涌向紫禁城,慈禧恼羞成怒,叫来荣禄与刚毅,要他俩以军机处的名义命令各地督抚衙门:对反对废帝的领头人物,杀无赦!

军机处的命令迅速发了出去,各地的督抚却拒不执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湖总督张之洞还公然说:“废帝必定招致大乱,太后应该赶快收回成命,不然天下纷扰,大清就要遭殃了。”

看到这种局面,荣禄与刚毅都有些害怕了,但却嫌惹太后生气,瞒着不报。

八月四日是光绪皇帝三十岁的生日。为了配合轰轰烈烈的保皇运动,大造声势,康有为与梁启超等弟子商量,欲策划世界各地的保皇会发动海外五百万华人华侨,在这一天组织大规模的祝寿活动,为光绪皇帝过三十岁的生日。梁启超、徐勤、麦孟华、欧榘甲等一众弟子全都赞成这个计划。于是各地的保皇会就紧张的行动起来了,一方面发动华人华侨,一方面寻找各自祝寿典礼的场所。康有为又亲拟了一份祝寿活动的典礼程式和会场布置,司仪的穿戴样式等等,用电报传给各地保皇会。

八月四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人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一大早便赶往指定的地点参加祝寿典礼。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温哥华市、美国的旧金山、费城、檀香山、纽约、澳洲的悉尼、欧洲的巴黎、柏林、南洋的槟榔屿、新加坡,越南的河内,缅甸的仰光,还有香港、澳门等处,华人华侨们身着中国的传统服装一齐涌向祝寿会场,而会场也一律按中国传统布置,寿幛高悬,龙旗飘飘,还叫来了乐队助兴,洋乐队演奏着中国的祝寿曲,古韵盎然,气氛热烈。华人华侨一般都带着贺寿的礼品而来,寿礼五花八门,有香蕉仙桃榴莲笸箩一类水果,也有玉米茶叶咖啡等物,还有送自鸣钟火车舰艇模型的,但更多的人带的是祝福皇上福寿安康的黄色或红色条幅纸张,寿礼全被摆放或悬挂在指定的地方,井然有序。

洋人们没有见过这么盛大的中国传统祝寿活动,惊奇不已,就呼朋唤友前来观礼,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对东方的礼仪感到既好奇又神秘。

十二点钟一到,祝寿仪式正式开始。全球各地的几百个祝寿会场同时响起喧天的鞭炮声,锣鼓也狠劲敲打起来。半个钟头之后,鞭炮锣鼓齐停,到会的华人华侨随着司仪的命令一齐跪倒,向着北京的方向行三跪九拜的大礼,同时高声颂道:“祝吾皇圣体安康,万寿无疆,克日复辟,重振家邦。”

大礼行完,众人一齐起身,高唱康有为编写的《爱国歌》,《诵救圣主歌》,千千万万粗豪的嗓门,虔敬的声音,唱到了激动之处,真所谓声如雷震,响遏行云。

保皇会的祝寿活动,一时成为世界各国报纸的最热新闻,洋人在中国出版或发行的各大报纸也以大量篇幅报道海外的祝寿盛况,看得中国的士绅咂舌不已,议论纷纷,暗暗替皇帝感到荣幸,同时也串联###,想给光绪帝主持些公道。不过,住在大内深处瀛台上的光绪皇帝,却不知道外界的一点消息,更不知道康梁等人为自己搞了如此隆重的庆寿典礼。

瀛台是西苑南海里的一个孤岛,有一座小桥与外面相同,岛上有四间相连的房子,叫做涵元殿。殿中最内的两间房子是光绪的起居所在,最外一间为太监的值班室,剩下的一间供太监休息用。太监们值班,就是监视光绪行动,禁止外人入内,当然也禁止光绪外出。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