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陈桥随笔-用思维的乐趣解构历史 > 第8部分(第2页)

第8部分(第2页)

赵普的粮店里虽然缺货,却从不关门停业,而且每天都在门口立个牌子,上面写着“今日无货,明天请早。”这就让老百姓们每天都觉得明天可能有货,于是只好每天不间断的到赵普粮店的门口遛达,而且人越来越多。如果有人问店里的伙计:“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有货?”被问到的伙计就会使劲的摇头晃脑长吁短叹,但总说不出个结果来。这样一来,就更让老百姓们觉得日子没个奔头了。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也觉得日子没个奔头,就是说我怎么也猜不出她到底原不愿意和我上床,以及断定她是不是我的同类。如果不是我的同类,为什么我觉得是呢?如果是同类的话,我们到底在什么地方一致呢?仅仅靠眼睛是不足以能证明这一点的,可这种事量化的指标又在哪呢?而且每次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她总能用个眼神或微笑让我继续神魂颠倒。

赵普做的第二步是让他的饭馆廉价放量供应红高粱酒。

赵普饭馆里的菜依然可以咸死水牛,而且连主食也没了,这当然是赵普停止供应军粮的功劳。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赵普饭馆里的酒便宜得简直等于奉送,而且是决不掺水的上等红高粱。

往常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去赵普饭馆买酒是要凭号的。通常在辰时发中午的号,申时发晚上的号。每次发号都有定量,每家饭馆中午的号不超过两百个,晚上不超过两百五十个。因为赵普开的饭馆就那么几家,所以有许多老百姓领不到号,就只能从号贩子手里买。等到了饭点的时候,有号的老百姓就蹲在饭馆门口等着跑堂的叫号。被叫到后才能进饭馆里买酒,而且买酒的时候还要搭菜,要想多买点酒还要搭两个甚至更多的菜。但是现在去赵普饭馆买酒不仅不需要号和搭菜,而且无论在什么时间,哪怕是大清早或半夜三更都可以买到。

对于赵普廉价卖酒这件事,百姓开封城里其它饭馆的老板们倒是也很高兴。他们早就不指望卖酒挣钱了,如今赵普卖酒不用搭菜,那么他们的菜就好卖多了。不过他们也没有主食可卖,因为他们也觉得那些粮店的老板太黑了。

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都开始酗酒了,连从来滴酒不粘的大姑娘和小孩子也随身带个酒葫芦,想起来就喝两口。这很正常,粮食不好买,但酒是粮食造的,喝多了也能饱。而且这时候正好是冬天,多喝点酒还能暖和身子,连家里的柴火都省了。不过不吃饭光喝酒非常容易醉,百姓开封城里大多数人都已经整天醉醺醺的了。

喝醉酒的确是件好事,除了管饱和取暖之外,还有很多好处。

首先,喝醉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从赵普廉价供应红高粱酒之后,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见了面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相互打个招呼。开始的时候是问对方“吃了吗”,然后改成“喝了吗”,后来又改成“喝多了吗”。由于走在街上的人太多,老百姓们觉得问不过来,但不问又不合适,于是他们每次出门前都要在脑门上贴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喝多了吗?”的字样。这样一来就省了好大的事,见了面只要点个头或互相看上一眼就可以了。

其次,喝醉酒可以让人忘记不愉快的事。比如现在奇形怪状的老百姓就想不起来以前谁得罪过他,也忘了他得罪过谁,大家见了面就像一家人一样亲热。当然酒醒了烦心事还会想起来,不过也没关系,继续喝醉就是了。

第三,喝醉酒可以让人忘了怎么耍心眼。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都成了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决不藏着揶着。既然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了,人与人之间就真诚了许多,城里的交易也公平了许多。当然那些粮店的奸商除外,因为他们有粮食吃,所以他们不喝酒。

我曾经设想向她摊牌的时候得喝点酒,一方面是为了壮胆,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找条后路,万一人家拒绝的话,只要说自己酒后失言就可以了。但后来一想,要是我喝多了的话,也得变成个直肠子,摊牌的技巧很可能丢失殆尽,那样成功的机会就更渺茫了。

喝醉酒也有不好的地方。

首先,喝醉酒影响到的就是百姓开封城的环境卫生。经常有人喝醉了走在路边就呕吐了,别人看见了路边的秽物,心里一恶心就跟着也吐了一滩。如此恶性循环,弄得百姓开封城的路边随处都是呕吐的痕迹。而且负责打扫卫生的人吐得最厉害,因为他们也喝醉了,而且他们比别人看到的秽物都要多。

其次,喝醉酒影响的就是百姓开封城的治安。酒虽然让人忘了耍心眼和说瞎话,但也让人忘了含蓄。每个人说话都直来直去的,根本不管别人听了心里舒不舒服。在喝醉之后,人的气量通常会下降,还特别容易钻牛角尖。有的话在平时听起来就是开玩笑,但在喝醉酒的人听来就变成有针对性或蓄意所为了。所以自从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喝醉了之后,就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人在大街上聊的好好的,突然就扭到一起连撕带咬起来。

我有个同事也经常钻牛角尖,对每个人说的话都特别爱逐字逐句的琢磨,就像苗训给赵匡胤测字那样。所不同的是,苗训测字的结果是赵匡胤是个变态色魔,而她测字的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给她下套,惦记着往死了坑她。可以想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她的压力有多大。后来终于被诊断出精神分裂,住进了安定医院。

最后,喝醉酒影响到的就是百姓开封城乃至大周朝的安定团结。在醉酒之后,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话明显多了,胆子也明显大了,平时不敢说的也说出口了。喝醉了的老百姓们整天怨天尤人,当然主要埋怨的内容是粮食不好买。其实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粮食的确不好买。但他们不应该把这件事的责任推到政府的身上,更不该怀疑皇上的圣明,甚至有人居然说出了“皇上就是个小屁孩”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对于酒后胡说八道这个后果,赵普早就预料到了。他派出了密探化乔装成老百姓在百姓开封城里四处转悠。要是听到有人在侮辱政府或皇上,密探就会走上前去亮出证件,然后把那个大逆不道的家伙拉到马路中央,左右开弓的每边脸上打一百个嘴巴。这些密探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每个嘴巴的落点都在同一位置,二百个嘴巴打下来,被打的人的左右脸上就会肿出两个清晰的手掌形状来,要是仔细看,还能看出掌纹和指纹,而且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消肿。

这些都是赵普为了造谣而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赵普认为谣言的成功一定要依托于一个适合的环境。为了打造这个环境,赵普把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真是折腾的够呛。。 最好的txt下载网

6

赵普把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灌得整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