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繁杂,尤其对于大头兵来说,这些更是不靠谱,基本上前面五梯次就是在那看看~
所以王烨选择的是以大宋武散官军职为基础,推行一套简单的军衔体系。
从一品: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四征将军(征东将军,征西将军···)
正三品下:四镇将军(镇东将军,镇西将军···)
从三品上:怀化将军
从三品下:归德将军
正四品上:忠武将军
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从四品上:宣威将军
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正五品上:定远将军
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正六品上:昭武校尉
正六品下: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振威校尉
从六品下: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正七品下: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翊麾校尉
从七品下:翊麾副尉
正八品上: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陪戎副尉
也就是大概将尉两级,不同的军衔对应不同的俸禄标准,大略也是对应于大宋朝廷的标准,除了正三品的不如四征四镇将军来的威风,调整了一下,其他基本人没有变化。
然后就是无品级,也是跟大头兵来说,最相关的,军头,十将,虞侯,承局,押正五级,每一级别涨一级军饷,这也是大宋节级即士官军职,对应不同的职位,还有不同的退休以及抚恤标准,虽然王烨一百两的标准简单粗暴,但是细节上还是可以修改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