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路鞍马劳顿回到了山阳,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拿着资料和数据就去做他们的活了。
我这半个月里,尽是喝酒陪玩,弄的回到家里也是欲仙欲死,完全是筋疲力尽。
不过我认识了好多原本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的人,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这一趟差下来钱真的没有少花,光是情报费用就用掉了两万元,再加上吃吃喝喝玩玩的钱,我带去的3万块钱全部用掉,还又贴进去了2万。
不过李大倒没有为难我,有些能够局里正常开支的,就通过局里的报销渠道报销。至于那些情报费,就由李大控制的特情费里面报销。
时间又过去了一周,李大突然召集我们开专案分析会,而且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也来参加,我们知道肯定有破案的线索了。
其实行动技术支队通过我们这趟出差,具体匡定了犯罪嫌疑人几个打电话的地点和时间。然后根据各个省行动技术总队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再根据这几个时间点和基站数据,进行了数据库碰撞。
这样就可以碰撞出几个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联系电话,我们就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精准破案。
这一次碰撞出的联系电话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移动的号码,一个是电信的号码。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非常的给力,他们预先对这两个号码进行了重点甄别,其中移动那个号码的实际使用者已经被排除嫌疑。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这个电信的号码,这个号码没有机主登记信息,而且这个号码的通话记录很少,案件发生以后,这个号码就再也没有通讯记录。
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判断这个号码已经被废弃不用了,可以回溯这个号码的通讯记录。尽管好些信息没有价值,但是经过悉心的研判,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还是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号码。
这个号码的拥有人是一个女性,从调查了解的情况,这个女性在河南郑州一小商品市场开了一家小商品批发店。
可疑号码只跟这个号码通话过两次,而且都是在案件发生期间。因此我们判断,这个号码很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的重要联系人。
李大得知这一消息非常的兴奋,他指示我们连夜成立专案组,立即奔赴河南郑州开展侦查行动。
这次专案组的组长由我们冯队长亲自带队,我们中队的精兵强将悉数囊括进去,我当然也不例外。
行动技术支队也派出了他们的精兵陪我们一同前往河南郑州,我们的工作主要要在河南展开。
我们到了河南以后,先和我们需要工作的对象的所在地公安局取得联系,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对接他们需要对接的部门。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们先展开了外围的调查,因为我们吃不准这重要联系人和犯罪嫌疑人是什么关系。
如果百密一疏,就有可能打草惊蛇,因为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来看。这个嫌疑人绝对是一个狡猾狠毒的角色,一旦一击不中,就有可能功亏一篑,从此案件石沉大海。
我们先耐心等待行动技术支队的线索,他们把这重要联系人监控起来,弄清楚这人的背景和活动规律。
同时也是发现犯罪嫌疑人与联系人的关系,及犯罪嫌疑人新的联络方式。
通过三天的监控,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发现了被监控人的一个可疑联系人。这个女店主是有丈夫的,但是丈夫并不和女店主一起生活居住。
女店主应该是一个人生活居住在郑州,但是通过她的活动轨迹,发现一个男的可疑联系人,经常出没在女店主的生活区域。
我们判断这个男的应该是女店主的姘头,其丈夫未必知道这个人。行动技术支队的同志提出,可不可以等这个姘头和女店主在一起的时候采取行动。一来可以摸清楚这个女店主的真实状况,当然也可以顺藤摸瓜的摸清楚犯罪嫌疑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