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单膝跪地,抱拳施礼:“儿臣刘祺,幸不辱命,已攻克龙耆城,斩杀贼首蒲于泽、句那延,特来向父皇复命!”
“好!好!好!”
刘瑁闻言,连声叫好,亲自上前将刘祺搀扶起来,目光之中,充满了赞赏与欣慰。他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仿佛要将他此刻的模样,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伯衍,你做得很好,朕心甚慰!”
刘瑁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却充满了慈爱与骄傲:“此番西征,你率领将士浴血奋战,平定叛乱,功勋卓着,当为三军表率,天下楷模!”
刘祺闻言,神情依旧肃穆,他再次抱拳,沉声道:“父皇,儿臣不敢居功。此战能够获胜,皆赖父皇圣明,运筹帷幄,将士用命,方有此胜!儿臣不过是奉命行事,不敢贪天之功。”
“哈哈哈,伯衍,莫再谦虚。走,随朕回宫,朕要好好封赏你!”
刘瑁大笑着拍了拍刘祺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陛下万岁!”
“大汉威武!”
“殿下厉害!”
沿途无数的百姓在两侧欢呼雀跃,毕竟这是太子刘祺第一次带人主帅,亲自出战获得的胜利,这一次战役,必将被史书所铭记!
随后,刘瑁下旨,将刘祺的封邑增加千户,同时增加东宫属官编制,以示嘉奖。
但对于周不疑、邓艾等人,刘瑁却并没有给予过多的赏赐。
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留给儿子的班底,是儿子未来的肱股之臣。
他们的功劳,应该由刘祺来赏赐,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为刘祺效力。
一刻钟后,两仪殿内。
“伯衍,初次领兵,感受如何?”刘瑁拍了拍刘祺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
刘祺略作沉吟,缓缓说道:“父皇,儿臣此番领兵西征,一路如履薄冰,精打细算。如今方知父皇创业之艰,统兵之难!”
刘瑁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等待着刘祺继续说下去。
“儿臣以为,为将者,不仅要勇猛善战,身先士卒,更要懂得体恤士卒,而且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因此,为将者,还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以及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此外,儿臣还发现,粮草辎重的供应,对于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绝非虚言。”
刘瑁闻言,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能有此感悟,朕心甚慰。为君者,亦是如此。只有心怀天下,凡事多想、多听,多看,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然,为君者,不仅要懂得用人之道,知人善任,更要懂得纳谏如流,从善如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决策失误,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一旁的毛玠笑着插话道:“太子殿下此番西征,不仅平定了叛乱,还收下了姜维这少年英才,可谓是双喜临门啊!”
刘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毕竟他也没见过这位在后世继承武侯衣钵的蜀汉将军,不由出声问道:“哦?这小子如何?可是栋梁?”
刘祺微微一笑道:“父皇,姜维此子,虽年幼,却颇有才华,对兵法韬略,亦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