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三叔看着伍桐笑容微微收敛,侧过头看了一眼叶大龙,良久之后才缓缓点头,“大龙的武艺也不错,只是脑子差了点。”
叶大龙跳脚,“三叔,你得凭良心说话啊,我脑子哪差了?”
叶旺瓮声瓮气的说道,“脑子正常的人不会问别人自己脑子差哪。”
顿时大帐里传出欢快的笑声。
笑罢,叶旺走到伍桐身后,“道长,您要让俺去干啥?”
“去送封信而已。”伍桐铺上纸开始写信,头也不抬的问道,“三叔这次出关可调查到什么了?”
叶三叔脸色一板,“人数和我们所知的不一致,董成坤说周魏联手了,根据我们探查的消息,魏国是十五万大军,周国则是二十五万大军。”
“这个数量是兵士,辅兵,农夫加起来的数量。”
“这次出去探查一番,情况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叶三叔忽然拍了一下胸口,“你弄的这个东西真不错,看的比之前的清晰多了,也多亏了它,我们探查了敌情之后还能全身而退。”
伍桐看着叶三叔的胸口,新一代的望远镜还是不错了,只是第一代望远镜在周国知道的人不少,像学院的学生都是知道的,可真论起来谁有,只是寥寥几人。
但,谁也不好说阮凌辅上台之后会不会把这个东西复刻出来。
玻璃的烧制他并没有泄露,不过这东西也没那么难。
就在伍桐胡思乱想的时候,叶三叔继续说道,“根据已有的情报分析,周魏两国的披甲兵士数量大约就在十万到十二万左右,打了这么久的仗,也会有伤亡。”
“可这次探查,我发现,魏国那边还算正常,周国这边倒是有些奇怪,农夫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军队的数量也比我预想中的少了许多。”
伍桐一愣,“人数有异?”
关于行军打仗什么的伍桐并没有研究,倒也知道古代的大军,虽然喊着三十万,可能上战场的就十万,其他的都是负责辎重的民夫。
但这个甲士与民夫的比例他却不太知情。
叶三叔是叶家现存少数上过战场的人,对于这些事可以说了如指掌,他说人数有异,那自然是有古怪的。
“周国的人数有异?”
伍桐停下笔,想了一下,“有没有可能是有了火药之后,周国与魏国的战损比没那么高了,为了节省军费,撤了一些兵?”
叶三叔皱眉,“或许还有一种可能,董成坤说了谎。”
伍桐低头看了一眼写了几个字的信,然后飞快的添了几个字。
“大哥,麻烦你跑一趟,将董成坤叫过来。”
董成坤进来的时候,伍桐正拿着小勺烤火漆呢。
“董统领在军中可还习惯?”
董成坤抱拳回道,“末将回家很是习惯,并无不适。”
伍桐看着火漆一点一点的融化,“董统领这一路可曾遇到截杀?”
董成坤回想一下,“末将用的是内衙身份,并没遇到阻拦,和您所说的刺杀。”
伍桐将火漆缓缓浇在信封上,“统领知道周国最初起兵多少攻伐魏国吗?”
董成坤沉思半晌道,“三十万!”
“这个数可考证过?”
“末将确认。”董成坤抱拳道,“末将在内阁看到了批文,也在兵部找到了相关的文书,直到末将发现兵部的调令,这才确定朝廷要动蜀州。”
伍桐点了点头,“统领以前经常查看内阁的批文和兵部的调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