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国不问奴隶来源。
有时候,秦军由于任务需要、却又不希望士兵去修路的话,也会以雇佣的方式让蛮人部落帮忙修路,只要符合秦军要求,雇佣的价格绝对良心——钱、物资都可以。
可西南夷毕竟地广人稀、部落数量也多,于是往往是十几个部落共享一个交易市场。
然后问题就来了。
由于路途遥远,秦国商品运来的数量又有些不够供应所有蛮人部落,且秦王以仁义,考虑到蛮人们日子困苦,禁止秦国商人加价,必须要以低价卖给他们。
所以在交易市场,各部落都有各自的身份证明,每到一批货物,就按照顺序先后供应。
当然,有办法更快买到,那就是去看秦军有没有。
秦军的物资运输和商人的物资运输是分开的,如果秦军同意,可以匀出一些生活物资给你们。
可怎么让秦军同意……这就是蛮人们要想的办法了。
打是不可能的,打不过。
那就只能帮助秦军了,要么替他们修路,要么……出兵。
反正秦军又不是打他们,也从未强求过他们征战,只是哪个部落急需物资想讨好秦军了,那就出兵执行几个任务。
如果不需要,各部落的人依旧各过各的,采药售卖或者研究秦人给他们的农业技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人心啊,永远都是填不满的。
在那些读书人口中,秦国的生活很是美好,看他们卖过来的那些东西就知道,秦国绝对强盛无比——能不美好吗?他们都是一些犯事的官员贵族,本身就是人上人……
而现在,你可以享受到那些东西。
如果你是部落中的大人物,你会怎么办?
爱民?
可拉倒吧,我可不是秦王那种傻子,蛮人多的是,他们也配叫民?
与其爱惜部落中的贱民奴隶们,还不如让他们去为秦军卖命,好让我们这些部落中的大人物用上好东西呢!
于是现在,哪怕秦国的和平共处原则已经被蛮人们知道,可在秦军已经涉足的三四百里地的广大区域内,每天都有接近一半的蛮人都在为秦军做事。
秦国真的对西南地区供应不足吗?
别逗了,真要运送,秦国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调集足够他们使用一年的物资过来。
但……凭什么?
这里终究只是西南夷,国内都还有很多百姓都没用上呢;而且货物不短缺,怎么调动蛮人的积极性?
现在秦军是只有一万多人,算上其他商人、后勤加起来,也才四万多人。
可只要伍平一声令下,他随时可以调集十万蛮兵。
现在打仗,秦军先用炮轰一遍,然后直接让蛮兵冲锋,正好他们也喜欢抓其他人当奴隶为自己获利,双方各取所需。
对这个战局,他很有信心。
但战局折射出来的事,却让他感到无比迷茫。
诚然,这种方法有些不厚道,也背离了练兵的初衷,只剩下试验武器了。
卖给他们的东西中,大部分也完全是他们生产不出来的,纯粹就是对西南夷进行商品倾销、同时让他们为大秦卖命。
可换个角度,这种方法实实在在的给这些地区的蛮人带来了秦国的先进技术,让原本只有靠近秦国边境的少部分熟蛮才知道文明和礼仪、拓展到了其他地方的生蛮部落。(古时为区分蛮夷的文明程度,一些与汉人杂居或交往密切相对文明的蛮人叫熟蛮,没开化地区的野蛮之人叫生蛮。)
秦国宛如一个好好先生,只是让蛮人付出了一些力气和少部分生命,就给他们带来了文明之光。
当然,未来的某一天,这里一定会成为秦土,如今只不过是一种温和的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