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仓面无表情,但其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宁国七位上将,的确是闻名天下。
鲜于仓之前还时常嫉妒宁西走了什么狗屎运,七位上将,得一位已经是万幸,宁西却是有足足七位之多。
宁国能有今日的霸主地位,这七位上将占了九成功劳。
“七星曜世镇八荒,孤将横戈慑九疆。”说的便是这七位上将。
偌大的新罗,也才出一位金广,想起金广,鲜于仓便有些气脉不顺。
“寡人割裂一州之地让与宁国,但寡人想请两位宁国大将前来助我新罗度过此次难关。”
鲜于仓突然说道。
宁新知一愣,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原本以为自己还需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这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
“贵使可是有什么难处?”见宁新知半天不说话,鲜于仓皱眉问道。
“没有!额。。。。不是!外臣是在想,如何回去禀报。”
宁新知迅速回过神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恭敬地说道:“陛下深明大义,如此安排实乃明智之举。外臣定当如实禀报,相信我宁国国君定会欣然应允。”
鲜于仓微微颔首,神色却依旧凝重:“贵使,此事关乎我新罗存亡,还望贵国能尽快安排两位上将前来,切莫耽误了战机。”
宁新知连连点头:“陛下放心,外臣一回宁国,便会马不停蹄地着手此事。以我宁国的行军速度,不出十日,两位上将定会抵达新罗。”
“好,有劳贵使了。”鲜于仓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宁新知可以退下。
宁新知离开皇宫后,心中很是兴奋,看来这一段时间的花的钱值了。
他没想到鲜于仓如此轻易就答应割让一州之地,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回到住处,宁新知立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宁国,详细汇报了与鲜于仓的谈判结果,并请求尽快派遣两位上将前往新罗。
次日早朝
鲜于仓便将此事公布于众,丞相高正业闻言,当场变色。
“陛下不可啊!宁国狼子野心,今日割让一州,明日便会觊觎更多。况且,我新罗并非无人可用,怎能如此轻易地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
“丞相,你以为朕愿意吗?可如今我军连番失利,百姓苦不堪言。朕若不采取行动,如何面对新罗的万千子民?金广已叛,国内再无能够力挽狂澜的大将,朕也是走投无路啊。”鲜于仓无奈的摇头。
丞相高正业还欲再言,却见太师玄英喆微微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满朝官员中,不少人神色各异,有的面露忧虑,有的则沉默不语。这时,一位身着绯袍的官员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此举实乃权宜之计。如今叛军猖獗,我军士气低落,宁国上将威名远扬,若能得其二相助,或可扭转战局。且一州之地虽重,但与我新罗江山社稷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此人正是礼部尚书,平日里与宁新知暗中往来频繁,早已被宁国的金银财宝迷了心智。
他这一开口,立刻有不少官员纷纷附和,这些人大多都曾接受过宁新知的好处,此刻自然是为了维护割地请援之事说话。
“陛下,郑尚书所言极是。当下之急,是平定叛乱,让百姓重归安宁。只要能赶走叛军,日后再图收复失地也不迟。”一位户部侍郎跟着说道。
“是啊陛下,宁国既已答应相助,想必不会食言。”又有官员高声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