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人间政道 > 第1634章 时机恰当(第1页)

第1634章 时机恰当(第1页)

上午十点钟,喻夏陪同金河環宇总经理郁友惠来到市长办公室,随行还有十多位都被拦在外面。

蓝京的定义是“见面”

,而非“商务会谈”

喻夏到底女领导心细也敢问,发现蓝京额头受伤便很关切地问道:

“您头上怎么了?碍不碍事?昨晚还好好的……”

蓝京此时最不愿意提及这个话题,含糊道:“太忙太累,睡眠不足所致吧……郁总请坐,早就仰慕郁总大名,幸会幸会。”

金河環宇四年前就进入世界前500强企业名单,董事长王宇也是福布斯富豪榜常客,身为创业团队元老、坚守一线的集团总经理,郁友惠个人财富也达到惊人水平,平时的确朝明副省长想见他都难,当年郑兴为了让金河環宇参与“智慧城市”

也三顾茅庐。

然而昨天金河環宇高层听到喻夏转达的蓝京一系列指令,顿时急了,条件苛刻放在一边不谈,万一“智慧城市”

项目搁浅下来倒不是经济损失的问题,关键围城将成为集团开发“智慧”

系列以来第一个烂尾工程,必将对金河環宇商业信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明年起“智慧城市”

换别的软件集成商——在内地城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正治生态很有可能,正府从来将正治放在首位而不会过多计较经济损失,那么对金河環宇的打击更大,毕竟朝明本土网络公司怎能错失省内城市“智慧城市”

工程?

种种权衡与顾虑,迫使郁友惠匆匆从京都飞回来并临时取消接下来的日程安排,今天专程跑到围城来与蓝京见面。

来到市府大院后与喻夏短暂交谈,郁友惠得知正府系统各条线正为蓝京砍掉所有预算忙得鸡飞狗跳,想必漩涡中心的蓝京更面临多重压力,也不兜圈子,简单寒暄后便进入正题:

“向蓝市长汇报,昨天听到喻市长传达您关于‘智慧城市’项目相关意见后,集团高度重视,召开各业务部门、技术专家进行长达三个多小时专题讨论,我们一致承认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未能充分考虑‘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的互联互通,生态方面作为两个独立系统来做,忽视城港融合和今后发展需要;二是对围城本土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满脑子只想着早点让工程上线、完工,忽视日后维护、升级、延伸开发需要;三是系统集成过程中扶持围城本土科技企业力度不足,跟金河環宇合作的都是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充足的老牌公司,当然省城居多,别的地级市也有,就是围城这边参与得比较少,以上种种,是金河環宇的疏忽,也是商业运作压力下本能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没能站在地方正府角度和立场,跟在围城搞工程建设的小伙子们无关,是集团考虑不周,更是我这个总经理工作缺失,在此,我代表集团以及个人向蓝市长为首的围城正府道歉!”

说着站起身毕恭毕敬向蓝京深深鞠了一躬!

郁友惠的社会地位、万贯财富可以说甩蓝京三四条街,但就能毅然把责任都揽到身上并诚恳道歉,南方老板做生意能屈能伸啊,换在北方顶多饭桌上端着酒杯打招呼,绝无可能做到郁友惠这种程度。

“郁总客气了,没必要的,没必要的……”

蓝京也为他的低姿态感到意外,赶紧扶着郁友惠坐下,然后道:

“可能喻市长也说过,市里关于系统开发有两方面设想,一是与港口的连通,现在不连,想连的时候一声令下就能通;二是把农村地区纳入进去,实际上不是‘智慧城市’而是‘智慧围城’,一个广泛的概念,为此我还考虑增加预算,所以说这方面建设蛋糕是做大了,市场前景也更广阔。

不过城港两边大十几亿投下去到底发挥什么作用?仅仅为了社会效益吗?我想远远不够!

正如植树造林,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发展林业产业链,围城需要以‘智慧城市’为契机,打造一支智能无人、尖端网络应用的生力军。”

郁友惠诚恳地说:“我们非常敬佩蓝市长的高瞻远瞩,也赞赏蓝市长在‘智慧城市’工程规划蓝图方面的掌控,我想说明的是,前期金河環宇忽略的或者说没能兼顾的,从现在起肯定会竭力弥补并强化,但集团毕竟是高度商业化、团队化的企业,每个岗位都有量化考核,总体目标就为了履行合同、系统上线,在人才培养、培训、辅导等传帮带方面可能欠缺些,我们肯定克服困难,严格按照蓝市长要求加大倾斜力度;有些领域比如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领域,集团主要跟第三方合作,今后也会督促他们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

言下之意蓝京提的那些条件合情合理,但金河環宇能力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会提供有限度的帮助与扶持,效果未必达到蓝京的要求。

双方分歧点就在这里,蓝京样样都要,而且要求很高;郁友惠虽然原则上同意却强调能力有限只能部分支持。

故而郁友惠姿态放得极低,身段也很柔软,蕴含的底线却已明明白白。

蓝京与郁友惠你来我往较量了将近半个小时,始终处于僵持局面,喻夏在旁边虽然着急又插不上话——高科技方面不是很懂,在正府系统里说话又没份量。

这时外面有人敲门,蓝京刚抬起头便听到爽朗的声音:

“嗬,很久没看到市府大院这么多车了,应该蓝市长上任后的新气象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