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研制之路绝非坦途。在一次试爆中,因火药配比失误,工坊内瞬间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数位工匠当场受伤。
消息传入宫中,李善长等大臣心急如焚,纷纷劝谏朱元璋放弃这危险之举。
朱元璋听闻事故,心中悲痛,却并未动摇决心,他亲临工坊,安抚受伤工匠,鼓舞众人:
“今日之挫,乃成功之母。朕与尔等共担风险,定要攻克难关。”工匠们见皇帝如此坚定,深受感动,誓言全力以赴。
时光悠悠,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手雷的研制终于初见成效。
一日,在郊外的试爆场,众人屏气敛息,静待结果。
随着工匠点燃引信,一颗手雷被远远抛出,瞬间,地动山摇,火光四溅,泥土被炸得漫天飞扬,不远处的假人目标被炸得粉碎。
“成了!成了!”欢呼声此起彼伏,朱元璋站在高处,望着那片硝烟弥漫之地,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传令下去,即刻组织军士演练,让他们熟练掌握手雷用法。”
朱元璋兴奋地说道。
很快,大明军队开始紧锣密鼓地训练手雷战术。
操场上,军士们分组练习,学习如何准确投掷、把握爆炸时机。
徐达亲自示范,他身姿矫健,手持手雷,大喝一声掷出,远方瞬间土石崩飞。
“将士们,此乃我大明新利器,用好它,战场上可保性命、克强敌,务必勤加练习!”
徐达高声呼喊,军士们士气高涨,响应声如雷贯耳。
随着手雷逐渐装备军队,大明的军威愈发强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边境之上,番邦探子听闻明军有此神秘武器,惊恐万分,回报本国君主。
一时间,周边诸国纷纷收敛锋芒,不敢轻易犯边。
朱标在朝堂之上,目睹这一切,对父皇的远见卓识钦佩不已:
“父皇,这手雷的问世,让我大明稳如泰山,儿臣深感父皇为江山社稷呕心沥血。”
朱元璋微笑着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标儿,为父所做一切,皆为你等后世子孙能坐享太平。这天下,得来不易,守成更难啊。”
朱允炆亦在一旁,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
“皇爷爷,这手雷当真如此厉害?日后孙儿也要像您和父皇一样,守护大明,让百姓安居乐业。”朱元璋哈哈大笑,摸着朱允炆的头:“吾孙有志气!大明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然而,树大招风,手雷的秘密终究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觊觎。
江湖上,有神秘势力暗中窥探火器研制坊,企图窃取手雷制作之法;
朝堂中,个别心怀不轨的官员,与外部势力勾结,试图将手雷机密泄露出去,以谋取私利。
朱元璋得知消息,龙颜大怒,再次展现出铁腕手段。
“徐达,朕命你彻查朝堂内外勾结之人,一经查实,格杀勿论!”
朱元璋怒目圆睁,坐在龙椅上威严地下令。
“臣遵旨!”徐达领命而去,雷厉风行地展开调查。
不出数日,便揪出了几个内奸,当众斩首示众,朝堂震动,再无人敢有二心。
同时,朱元璋加强了火器研制坊的安保,增派精锐军士,日夜巡逻。又下令对参与研制的工匠及其家人妥善安置,厚加赏赐,让他们死心塌地为大明效力。
在朱元璋的精心谋划与守护下,手雷成为了大明的镇国利器,为大明的稳定与繁荣立下赫赫战功。
话说朱元璋自手雷研制成功,大明军威日盛,边境暂得安宁,朝堂之上也暂无大事烦忧,
他那颗操劳惯了的心却一时半会儿闲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