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现代记忆的皇帝,他知道必须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
“来人!”刘协传唤近侍。
“速去请来王伯,还有懂机械制造的工匠。”
几日后,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实验田里,刘协向众人展示着他设计的新式农具:“这是改良后的水车,可以利用河水自然流动来灌溉农田。还有这铁铧犁,能更有效地翻松土地。”
王伯眼睛一亮:“陛下,这些工具确实比我们用的好太多!”
与此同时,刘协还从记忆中提取了高产水稻和小麦的种植方法:“这两种谷物产量更高,且更耐旱涝。我已经派人去南方采集适合的种子,预计一个月内就能开始试种。”
在刘协给王伯讲授这些方法后,王伯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筹备工作。
他带着自己的一身农技经验,像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带着士兵们开启了这片土地上的新战役——水稻的种植。
初春的阳光还略带几分寒意。
王伯站在一片新开垦出的水田边。
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棍,仔细地测量着水田的深度。
“小伙子们,这水田啊,讲究可多着呢。水太深,秧苗容易淹死;水太浅,又不利于扎根生长。”
他一边说,一边用粗糙的手比划着合适的水位高度。
士兵们围拢过来,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渴望。
这些平日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大汉。
此刻却像一群听话的学生,认真地听着这位老农夫的教诲。
王伯先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士兵开始平整田地。
他们赤着脚踏入泥泞的水田,用特制的农具一点一点地将田地变得平整如镜。
那黑色的泥土在他们的脚下翻滚着,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
王伯还不时地弯下腰,用手仔细地摸着田地的表面,确保没有高低不平的地方。
“这田地就像战场,必须得平整,不然秧苗生长就不均匀啦。”他笑着说道,那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满是认真。
接下来便是插秧的环节。
王伯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捆嫩绿的秧苗,就像捧着最珍贵的宝物。
他先做了一个示范,将一棵秧苗轻轻地插入泥土中,动作轻柔而又精准。
“插秧的时候啊,手要轻,不要把根弄断了,株距和行距也要掌握好,这样才能保证每棵秧苗都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士兵们学着王伯的样子,一开始还有些笨拙,但慢慢地就熟练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弯着腰,一棵一棵地插着秧苗。
那嫩绿的秧苗在水中整齐地排列开来,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在水田里徐徐展开。
微风吹过,秧苗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点头致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日的阳光变得炽热无比。
王伯带着士兵们在田间忙碌地除草、施肥。
他们头顶烈日,汗水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