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所谓的文能安邦治国,武能上马定乾坤。
偏偏人品还好,爱民如子、谦逊温和、宽厚仁慈……除了前几年传出过断袖的传言,整个人简直没有缺点!
他是真的将圣贤书读到了骨子里,那些书中对君子的要求,许多人本以为只是书本上只有圣人能做到的事,但陆晨阳也做到了。
若是抡起君子,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陆晨阳,他当之无愧。
跟他一比,李氏皇朝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废物。
就连太子殿下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比不上陆晨阳的。
太子殿下心情极为复杂,但却也只能全力配合他。
太子立刻给陆晨阳回了信,并且也放话出去,他已经答应了陆晨阳所求。
“太子殿下说了,要全力支持陆大人,让他无后顾之忧。”
茶楼里,有百姓绘声绘色地说道:“太子殿下是真的信任支持陆大人,说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任由陆大人放手去干。
咱们陆大人和太子殿下,可堪为君臣典范啊。”
乾元帝还没死呢,就有人敢说陆晨阳和太子是君臣典范,这显然是有人故意授意。
不过百姓们不这么觉得,只觉得如今大乾是未来可期。
“陆大人肯定能夺回雁回关的!”
有百姓说道。
有人突然问了一句:“你怎么能这么确定?陆大人也只是个文官而已,你对他那么有信心?”
“当然了,那可是陆大人,他要是做不到,那这雁回关估计是夺不回来了。”
那人突然说了一句:“其实除了陆大人,还有一人,镇国公世子。
若是由他带兵,定是能行的。”
以前提起镇国公府,百姓们都非常爱戴推崇,但这次并没有。
“镇国公世子倒也是有可能,不过现在领兵的是陆大人么。
我觉得陆大人肯定可以。”
那人一脸崇敬:“陆大人那么厉害!
曲曲鞑靼,根本不足为惧。”
二楼的太子殿下听到楼下的对话,隐隐了皱皱眉头。
他早知道陆晨阳的名声好,深受百姓爱戴。
但是他没想到,天子脚下的京城都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
太子殿下答应了就开始筹集粮草,这是他该烦心的事。
陆晨阳此时和卫东正在巡视刚建好的武器工坊。
工坊刚建好,等着匠人们到了就开始生产武器。
这次匠人专门针对鞑靼的武器特点重新研究了武器,可以更省力,在打斗的时候可以勾住他们的兵器,让他们无法收回,这样他们要想脱身只能放开手。
这个设计是一个小匠想出来的,陆晨阳听说之后亲自来见了他。
“真不错,真是年少有为。
这么年轻,就能有如此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