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11月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
12月更是没有停歇。
但因为工作氛围不错,孙霏琳只觉得时间过得还挺快。
12月中旬的时候,国投部评选全年的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杨美娇跟着境外处一起做的企业出海实施细则,获评优秀案例。
境外处现在是姜伟分管,姜伟和赵跃明现在穿着一条裤子。
顺理成章的,国投部给的优秀个人名额,落在了冯艺慈的头上。
小伙伴们都为杨美娇愤愤不平。
甚至张子衿来撺掇杨美娇,去和赵跃明闹。
孙霏琳倒是理智,她问杨美娇,“你真的要去和赵主任说这事?”
杨美娇道,“我疯了吗?我又不傻,虽然心里是很不爽,但我也没必要被他们拿去当枪使啊。”
孙霏琳笑道,“是啊,但这事放谁头上,都会有点不爽。”
杨美娇道,“放心吧,没事儿,他们大概要给冯艺慈铺路吧?冯艺慈上次转实职失败也快半年了,这次是不是他们又有想法?”
孙霏琳道,“她大伯是市里国企领导,肯定要给她一个说法的。”
这些,都是邵晨让她明白的。
当一个人没有实力的时候,是没有资格要求公平的。
抹掉那些自己以为是的标准,看清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杀死那个不懂得委屈,不懂得妥协,不懂得忍耐的自己。
蓄势待发,永不言弃,不断自我提升,才是真正的成长。
不过,赵跃明和姜伟联手想推一把冯艺慈,没想到却事与愿违。
冯艺慈原本就得罪了不少人,这次先是给了她国投部的个人优秀,又立刻操作她转实职科长的事,大家的反弹就更激烈了。
除了一部分人的确是嫉妒冯艺慈,另外还有一些人的反对则是针对赵跃明的。
赵跃明得罪了太多处长,这些处长巴不得赵跃明的所有决定都变成笑话。
骆奇安只是走了三个月,委里就被赵跃明搅成了一锅粥。
冯艺慈二度测评不合格,原本赵跃明想直接改票了。
但这件事不知被谁传了出来,私下里大家议论纷纷,倒是让赵跃明犹豫不决。
林纾雨道,“留个一票两票的反对,其他都改成同意,也没人敢跳出来说什么。”
赵跃明虽然坏,但胆子小,以前没做过这种事,也怕舆论压力太大,最终没有下决定。
如此一来,倒是等来了骆奇安。
骆奇安在12月下旬结束了培训回来了,召开第一次党组会的时候,就干脆把这件事定了性。
骆奇安说,“既然小冯这里,今年已经给了个人优秀,那也是对她辛苦工作的肯定。但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小冯的确还有欠缺,连着两次,这是个教训,跃明啊,会后你好好和她谈谈,短板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到达的高度,年轻干部,我们不仅要培养,也要引导。”
赵跃明转着笔,也不看骆奇安,不情不愿地“哦”了一声。
骆奇安道,“刚好,走之前和几位分管领导都商量过,我们的干部要不断培养和流动,梯队建设很重要。跃明这段时间很辛苦,很多工作都是跃明担着,我出去这段时间也想过了,跃明也还是要分管一些业务工作才行。”
骆奇安看了看赵跃明。
赵跃明显然没想到骆奇安会有这么一说。
骆奇安道,“昨天钱市长也找我谈话了,让我还是要把全面工作担起来,我想行政办负责着全委的统筹协调,还是我自己分管,但除此以外,机关党委、人事处,依然请跃明费心。”
赵跃明听了,愣了几秒,没有反应过来。
骆奇安道,“之前涵宇同我说,他分管的业务比较重,明年任务更多,法规审核这些工作,跃明啊,你是学法律出身的,要辛苦你,得把头牵起来,另外,地区处负责日常各地区的联络协调,也是重要的部门,姜伟,你一直和我说自己身体不好,不适合再分管太多业务,我想也是,都在一线工作这么多年了,的确不容易。地区处明年涉及到改革的推进,就交给跃明分管吧,大家发表一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