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时看了看腕表,深深发觉“早起多一天”
的好处来。
因为尽管做了一早上的事,如今也不过上午9点钟。
啊呀!
换做以前,如今还未必能醒呢。
马车奔驰之下,一刻钟后,便来到了制册处。
此处仍旧是宽大一座宫阁,踏入门去,嘈杂声立刻回响在耳畔。
右侧有熊熊火炉正在燃烧,赤膊的工匠正拉扯着橐龠,也就是风箱,身上淌出层层蜜油一样的热汗。
而火焰当中的陶罐里,则有浓艳的金属液体,正在迅速传向下一处,而后倒入黄泥夯土板上的小洞中。
在一座座表面凝结着不规则褐色金属形状的黄泥夯土板前方,还有工匠正拿着砺石,小心打磨着手中的刀笔模样器具。
闻讯赶来的考工令也是一头热汗,此刻正狼狈用袖子擦拭:
“贵人亲至,不知有何吩咐?”
秦时本有些吩咐想要说,但如今此处忙得热火朝天,她若整理不出章程来,恐怕要打扰人家的工作节奏。
因而就道:“先来看看。”
考工令一时无言。
但想起木工铁匠处皆言这位贵人动辄有赏,便连无甚大事的宫厨,都接连赏了又赏。
他因而也振奋精神,不必秦时发问就一一介绍:
“炉中烧制的是古金,也称铜。”
虽秦时惯用青铜称呼如今铜器,但实际上,他们正用时,也是仿如黄金一般灿灿的,所以才叫“古金”
。
不过因古金时日久了会变成青色,她称“青铜”
,上下也都能懂。
秦时饶有兴致地小心看着:“此处不是制册处吗?这铜是做什么的?”
考工令大声回禀:“此处有夯土模具,乃取黄土层层夯平,上压竹制模具备形。
而后将烧制铜液浇铸……”
他指了指正在往上方孔洞处小心灌铜液的工匠,又往前指了指正在打磨的匠人:
“此处乃制书刀处,夯土脱模后边角不齐,仍需细致打磨方可使用。”
说罢,又殷勤的小跑几步,从一旁的木盘中取出两支书刀来给秦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