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撰年纪轻轻,为何会有如此老气横秋的想法?”
《临江仙》唱过两遍,大家的情绪被调动到了最高。
“下面,开始拍卖《临江仙》,好叫各位官人知道,与以往的砚台不同,《临江仙》这首诗词,被刻在了砚台上,以后,只要人们想起《临江仙》这首词,必定会想到这件《临江仙》摆件,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请大家出价,起拍价一千贯。”
“五千贯。”
王可道刚说完起拍价,立刻有人直接喊道五千贯,这个价格差有点大。
“恭喜3号大官人,五千贯,还有……”
“六千贯。”
“恭喜……”
“七千贯”
王可道已经无法准确的说出是谁报价,价格一路飙升,慢慢的来到了一万贯的位置。
此时,已经没人一千贯一千贯的加价了,而是选择一百贯或者两百贯的加。
经过小半个时辰的竞价,《临江仙》的价格,被推高到一万两千贯。
“恭喜江南邢氏丝绸坊的邢大官人……”,王可道还没说完归邢家所有,一个嚣张的声音喊道:“五百头牛。”
王可道正说着话,一下子被噎住了,硬生生把后面几个字给咽了下去。
“这位官人,您确定是五百头牛吗?”
按照目前大宋的物价来说,一头牛的价格在二十贯到三十贯之间,要是这么算的话,五百头牛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一万贯到一万五千贯之间。(价格出自一篇论文《北宋价格考》)。
“我们契丹人最讲究信用,说了五百头牛,就一定是五百头牛。”
王可道有点为难。
张唐卿忽然站起来,双手扶着栏杆说道:“据闻,析津府一头牛的价格在五百文到八百文之间。”
契丹人一下站起来,昂着头说道:“但在开封,一头牛不止这个价。”
“既如此,那你们就把牛卖掉,支付银钱吧。”
张唐卿说完,又坐了下去。
赵祯死死地拉住张唐卿,“你疯了,五百头牛啊,你可知道,咱们大宋到处缺牛马吗?”
张唐卿给了赵祯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契丹人再次对二楼的张唐卿喊道:“我乃是耶律十哥的使者。”
张唐卿毫不犹豫的大喊:“耶律八哥也不行,按照你们析津府的价格结算,否则,支付现钱。”
“一千头牛,最多一千头牛。”
“才几百贯钱,看不上。”
“两千,张大人,两千,再加上耶律十哥的人情。”
“五千,要是同意,一手牛,一手《临江仙》。”
众人已经疯了,还能再要点脸不,你在开封府卖东西,却要按照人家家里的价格算,这是准备吃两头的差价啊,太不要脸了。
契丹人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水。
五千头牛,这是一个中等部落的全部家产,用一个中等部落的全部家产,换一个不能吃不能喝的石头?
但是,想起临行之前,耶律十哥的交代:“《临江仙》回不来,你也不用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