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自然羡慕张家人才辈出。
一个小小的张家,就已经出了五个进士了,还有张唐卿这种状元级别的人,更何况,张唐卿的亲弟弟张唐辅比张唐卿小时候还出挑,如今才十一岁,就已经有了神童的名声。
一过了二月份,幽州城内又开始流传了一个小道消息。
“哎,听说了没有,留守大人和宋军约定好了,咱们一定会死战不退。”
“为何?死战不退不对吗?”
“你还不知道吧?中京那边都闹起来了,陛下手中已经无兵可用了,留守大人要让咱们都死在这。”
“什么?中京不来救我们了吗?”
“还指望中京来救我们?中京自身都难保了哦,你没发现宋军一来,部族军都跑了吗?”
有时候,越是离谱的传言,大家都越信,尤其是真假传言夹杂期间的时候,更是令人无从判断。
当谣言越穿越厉害的时候,有些将领都主动找到耶律宁哥问询,是不是中京不会救援南京了。
耶律宁哥无从否认,因为中京确实自身难保了。
自从翻过年,以完颜部为代表的部族,开始逐渐侵犯其他部族的领地,甚至已经发生了摩擦。
中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镇压和调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非宋人支持的部落落于下风。
耶律宁哥盯着地图,淡淡的说道:“中京保不住了,朝廷又要迁都了。”
夫人问道:“迁都?再回上京?”
“闹不好上京都保不住啊。”
“老爷,咱们怎么办?咱俩就是死在这,也值了,可孩子们还在中京呢,怎么办,老爷,你想想办法啊。”
耶律宁哥苦笑道:“怎么办?只能希望孩子们聪明一些,能逃出生天。”
耶律宁哥忽然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对面纷杂的局面,他也无计可施。
“张唐卿给我信还在吗?”
“在,在,我没烧。”
夫人说完,慌忙把张唐卿的信件取了过来,递给了耶律宁哥。
耶律宁哥打开张唐卿的信。
信中说的非常明白,允许耶律宁哥带着幽州十万大军北上,并册封耶律宁哥为乌兰王,允许耶律宁哥在辽国西北路招讨使司建立乌兰国。
耶律宁哥淡淡的说道:“这封信中,满是坑啊。”
“坑?我怎么没看出来?”
“首先,肯跟我离开南京的军队,不超过三万人。”
“为何?”
“因为大部分将士都是汉人,他们生于南京道,对汉人来说故土最难离。第二,要想建国,要先过了耶律仙童那一关,耶律仙童允许我们建国吗?”
“耶律仙童不是率军回了乌古敌烈统军司了吗?”
“两司挨着啊。”
“妾身记得西北招讨司没多少军队了,说不准,咱们真的能拿下西北,老爷,您再想想?”
耶律宁哥非常动心。
乌兰王啊,和他现在的王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乌兰王,说明他是一国之主,在乌兰国内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乌兰啊,太偏僻了一些,不过草场够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