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协律郎 > 0055 少宗可否(第1页)

0055 少宗可否(第1页)

人的性格形成,会受到幼少时期生活经历的巨大影响。尤其在童年时期便接触到的强大偶像,终其一生可能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其行事风格。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担任这一角色的往往都是父母,即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对唐玄宗李隆基来说,这个角色恐怕应该是他的祖母武则天。

尽管武则天并不是有意识的在教导这个孙子,但她确实是童年李隆基生活中最为强大的一个角色,凡所言行都会给其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强大到让人无从反抗。

所以细察李隆基在成年之后的各种行事,有许多都存在着他奶奶武则天的影子,无论是对朝情的掌控手法,还是对家庭关系的处理手段,更甚至还有喜欢给人改名这个毛病。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便曾用名李旭轮、李轮、武轮等,他的兄弟和儿子们一样免不了这一番折腾,前前后后改了好几次的名字。

就拿之后的唐肃宗来说,就先后用名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绍,最终定名为李亨,要不是安史乱军攻进了长安,估计这名还得改。

给人改名字,说起来像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恶趣味,但深究其原因,却是在古代皇权社会、宗法伦理的体系中,上位者体现自身对人毫无顾忌、肆意玩弄的掌控力。

李隆基这么搞儿子们的名字,其根本的动机和他奶奶武则天是一脉相承的,即不承认自己的儿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格尊严。指鹿为马不外如是,你叫什么不重要,总归只是一个称呼。

少年张雒奴其实也遭遇着李隆基儿子们类似的困境,李隆基的儿子们是他老子们太折腾,张雒奴则是他老子太冷漠,甚至都不觉得有必要给他起上一个正式的名字!

张洛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他并不是李隆基的儿子,皇帝对他也不存在什么宗法伦理上的压制和责任,彼此只存在一个上下等级的社会关系,那这个赐名对他而言就有了别样的味道。

所谓彼之砒霜、我之蜜糖,皇帝的儿子们被频频改名、甚至都构建不起一个成熟的自我认知,但是张洛作为一个臣民,被皇帝赐名就意味着一种别样的关注和期许,是一个非常荣耀的待遇,在身份等级之外多了一层伦理上的照拂。

无论他心里对皇帝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怨念,都得承认皇帝赐名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不管在盛世还是乱世,皇权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你这个皇帝自感施展不开,那是你自己废物,并不能否定皇权的崇高。

至于一些营销号说什么中古士族看不起皇帝,五姓世家甚至不屑与皇族通婚,这也是有点断章取义了。

首先五姓世家本身也不是什么体面人,都是给北魏元家当小老婆定下的名额,有的还特么男女一起上。其次很多五姓家成员就把当驸马作为仕途快车道,这些家伙一个一个猴精的很,有便宜会不占?

皇帝给张洛赐的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岱即泰山,他爷爷张说的翻车,封禅泰山时处事不公就是一个最大的原因。现在皇帝给他起名张岱,那就等于天天在拿这个戳张说肺管子。

所以张说在听到这个赐名后,神情才会变得有些不自然,但又不敢拒绝,否则就是检讨不深刻。

宗、长也,岱宗即万山之宗,作为人名,又有另一层的含义,尤其张家下一代起名都是带有“山”字部的字,诸如张岯。

张洛虽是张家长孙,但却是庶出,以“岱”为名更有夺嫡之嫌,但这是皇帝赐名,你有意见?

皇帝本身并无嫡出,立嗣以长,或许本身对此并不在意,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张洛一边蹈舞谢恩,一边在心里咂摸,很快便觉得皇帝给自己起这个名字,除了持续的刺挠他爷爷之外,那就是给张家增加一点伦理骚乱,让张说的晚年退休生活更丰富一些,起码别再像之前那样忙于收小弟立山头,如果能滋生点家丑出来那就更是个乐子了。

这自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想法,他爷爷在谢恩时已经称他为“宗子”,想是也领会到这一层意思。而且皇帝行事向来茶得很,挑拨大臣家事不靖也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张洛还隐隐猜测,可能是皇帝跟他大姨武惠妃有所沟通,了解到他在张家的处境之后,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