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坊门刚开不久,门外便响起车马声,旋即仆员进奏有客来访。
张岱出门迎去,见到一身时服的王翰正在家奴搀扶下醉醺醺下车,便入前笑语道:“不意王学士晨时即至,阶尘未扫、客筵未张,当真失礼。”
“玉骨清声渴闻久矣,既得相请自当早来!”
王翰一副熟不拘礼的模样,下车后便又认真端详张岱几眼,接着笑语道:“昨夜得帖正于宅中宴饮正欢,至于今早余兴未已,且携几个仰慕隽才的小子入此来见!”
说话间,他向自己车后一指,张岱顺着望去,便见两个年龄与自己仿佛的少年正自翻身下马、向此行来。
两个少年大概也在王翰家通宵达旦的宴饮至此,此刻也有些眼神迷离,待入近前,王翰便抓住当中一个身形瘦高的少年对张岱笑着说道:“六郎可知此徒是谁?他大父亦有文名,旧与李苏崔等诸贤为友……”
“莫非景龙年修文馆杜学士?”
张岱听到这话后略加沉吟,然后便望着被王翰拎在手里的少年惊呼道:“你是杜甫?”
“张六郎竟也识我?”
少年听到这话后醉眼都清明几分,直勾勾望着张岱惊喜道:“在下时声未著,或有习艺戏作散诸门故,请问是否张燕公偶或得闻,故向六郎言及杜二?”
张岱并没有回答少年问话,只是上下仔细打量着他,他受后世课本影响,实在将忧国忧民的诗圣跟眼前这个满身酒气的少年酒蒙子联系不起来。
怎么说呢,这少年诗圣的形象实在没有让他感到惊艳,乃至于有点偶像幻灭的失落感。
他这里只是随口叫出了杜甫的名字,诗圣已经脑补出了习作流出、被燕公所赏、甚或惊为天人的剧情,可见文学创作的确是需要想象力。或许未来再写起这段岁月,就得换成“张说求识面”了。
张岱没有戳破他这美丽的误会,也没解释何处听说杜甫的名字,转望向另一名少年,杜甫则主动介绍这是他表侄、出身荥阳郑氏的郑遵意。
瞧这两个小子勾肩搭背、不像两代人,大概是出游翰墨场、在洛阳蹭吃蹭喝的饭搭子。
荥阳郑氏房支众多,有的完全就是陌生人,张岱倒也不会因其嫡母郑氏的关系而敌视所有郑家人,连忙将三人请入宅中。
杜甫和郑遵意入宅后左右打量,得知这别业乃是张说赠给孙子闲居交游的地方,脸上更是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之情。
身在这个年纪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非常想要拥有一片独属于自己支配的空间,尤其是在这洛下贵坊之中,甚至隔邻就是皇亲国戚,这简直就是他们的梦想啊!同是名人的孙子,相形之下他们就差了许多。
王翰清早便来,但却不是为的骚扰主人,他性格本就热情豪迈、不拘小节,而且此来不只带上了杜甫叔侄,同行还有两架马车,一架装满了乐器陈设等物,另一架则满载着酒食,还有两名娇俏可人的婢女。
“知你新处别馆,或是难免起居简朴,些许俗物陈设稍作点缀。另知前赠伶人为礼部所据,让我空寄一份人情,今再送使两奴,你不要见外,笑纳无妨!”
行入宅居,堂中坐定后王翰便对张岱说道,他此番到来主要还不是做客,而是送礼。对于张说这个孙子,他既赏其才华又爱其风格事迹,所以也是真心交好。
“前所赠送尚未致谢,今日岂敢再受厚赠!况且日前王学士因我事累,遭宪台诘责免职,还未致歉……”
张岱也因王翰这连番赠送而吃不消,这见面就送侍女伶人,知道你阔气,也不考虑自己这里住不住得下,而且之前他爷爷还专门叮嘱让他别学王翰蓄养声色的恶习,以免丧志损节。
王翰摆手笑语道:“燕公去位,宵小当道,张舍人尚且不为所容,即便无有此事,我也难再久处朝班。当日闻你事迹,当真壮哉!燕公有后,纵然道不逢时,此门亦必因你复荣!”
张岱没想到王翰这么看得起自己,一时间都被夸的有点脸红。
旁边的诗圣听到王翰如此推崇少年,不免也有几分眼热,便也开口说道:“玉骨郎君刚直不屈,的确令人钦佩。因闻王学士将要造访,所以厚颜求从来见。
当面相见,六郎诚是卓然喜人。言及旧事唯有一憾,六郎当日既敢直闯宪台、痛斥宵小,何不怀刃而入,手刃群奸?”
张岱听到这话后又认真看了杜甫一眼,见他言及此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并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真的认为应当如此。
他心中顿时一汗,暗叹诗圣比自己还要猛,他只是骂了几句李林甫,诗圣居然觉得应该直接捅死他!是不是他也做梦、梦见了未来自己要被野无遗贤的烂活儿坑一把?
他当然不会听杜甫胡咧咧,二哥咱去的可是大内皇宫,你让我持械杀人,是想让我跟你阿叔埋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