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协律郎 > 0079 损不足而奉有余(第2页)

0079 损不足而奉有余(第2页)

挽郎出身固然不美,但你弟才情禀赋并不及你,父母总是不想厚此薄彼,便想稍作取巧、先给他某一出身,这也不是坏心。”

讲到这里,他便自觉得自己也没有做错什么,便又抬起头来望着张岱说道:“你才情风格人皆有睹,况你大父对你寄予厚望,想也不喜你偷此巧力。

当下竞争挽郎事者众多,你耶又当司处事,为免滋惹物议,不好两子并入。不如你入辞此事,将这机会让给你阿弟,你便专心于学。

你弟虽然才不及你,但他母族名高声壮,先获出身,早达贵阶。日后你学术有成、历转清司,兄弟并可驰名于世,岂不美哉?”

讲到这里,张均脸上也流露出几分期待的笑容,为他给儿辈所勾勒出的美妙前程而大感心动。

他并不奢望儿子们成长为他父亲那样的全才,长子专注学术、嫡子则官运亨通,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局面。

然而他所勾划的这美好未来,听在张岱耳中甚至都懒得吐槽。妈的现在跟老子讲不想厚此薄彼,你配吗?更何况,老子如今的厚,是你给的?

老实说,如果他家里是一个正常的伦理关系,这个挽郎机会他既然不在意,让给兄弟又何妨。

可问题是,郑氏那里的盘算大概是让自己儿子“先获出身、早达贵阶”后,再转回头来更方便收拾他这个孽种。

张均那一番自我感动的用心良苦,在他看来就是放狗屁。原本做不做挽郎他并不在意,可现在既然知道郑氏也想给儿子争取,他就绝不会让出去!

“阿耶尽心给儿郎筹划,着实让人感动。只不过事情却不像阿耶所见这么简单,我与岐王家交情浅薄,对方何以专拣我执绋助事,当中缘由,阿耶难道不好奇?”

张岱自知他跟张均夫妻有着根本性的矛盾,但他眼下还是不宜彻底翻脸,于是便又随口说道。

“为什么?”

张均闻言后便也连忙问道,他的确对此有些好奇,这小子搬到惠训坊满打满算不过几天时间,而岐王当时已经性命垂危,他怎就与岐王家有了这样的交情?

“我初入惠训坊别业,便遇到岐王家打醮禳星……”

这事张岱只跟他爷爷讲了一下,看样子张说也不觉得有跟他儿子讲的必要,因此张均并不知晓。

在听到张岱讲完后,张均便顿足道:“如此要事,怎不速速归报!你真是越发大胆了,这样重要的事情,竟然敢不问自决,真不该将你放纵于外!”

瞧着这家伙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张岱也无力吐槽,只是又说道:“我自度岐王家所以用我,大概与此有关,我命理与此事暗合。

我与阿弟同父所出,占命也应有相辅相成之数,只不过阿弟若想代我,最好还是自卜一番。毕竟这本就是送渡黄泉、凶吉交缠的事情,还是不可太过随意。”

“是该谨慎些!”

张均闻言后便连连点头道,打算归后再跟夫人合计一下,转又瞪着张岱怒声道:“以后再有此类事,先回家问过,不要自作主张!”

我问你个屁,过两天我就去给宁王禳星!

张岱心里暗骂一声,看他老子这表情倒是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他应该不知儿子卜命、命格相冲一事。

那之前对自己的忽略便应该是纯粹的耳根子软、被枕头风吹的头脑昏昏,加上本身就是一个没心没肺、无情无义之人。

父子俩对话完毕,张均便先把他引到礼部后堂去,这里已经有十几个年轻人在等待。这些人也已经是先一步预定下来的挽郎,大多是李唐宗室子弟,所以不必和外间那些人一起等待挑选。

这些人其实也并不怎么需要挽郎这个出身,而张岱则是不怎么在意,偏偏他们提前得选。而真正需要这一机会的人,则还在外间苦苦争求。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信哉斯言。

这些真正的皇族贵胄在得知张岱的身份后,对他也流露出一些好感。

尽管李林甫也是出身李唐宗室,但其本身血脉关系已经比较远了,在场也没有李林甫的近亲少辈,年轻人的是非喜恶要更纯粹,张岱的言行事迹无疑是非常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可以说张岱只凭着“玉骨郎君”这一人设,在两京之间年轻人群体当中,就没有他混不开的场。

因为所有挽郎还没有选备结束,所以今天礼部将他们招来也没有具体的事情安排,只是将他们记录在簿、量体裁衣,并交代他们从明日开始便要到岐王府上集合、参与到丧礼当中。

简短开了一场会,顺带着结识几个新朋友,张岱瞧着礼部侍郎贺知章出出入入间虽然挺忙碌,眉眼之间却殊少悲伤,并没有刻意做出什么悲痛姿态。

或许是因性格疏旷,但一想到其人将要因此倒霉,张岱心里就忍不住直乐。

离开礼部官署时,张岱左右看看也没有见到他老子,大概是先回家去跟郑氏汇报去了。一想到郑氏又将因此而气得暴跳如雷,张岱的心情便更愉快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