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不能空手来,按过去规矩给吧。
要不然新校长不高兴,这饭碗不就砸了么。
为了方便赵校长收取上任规,童训导特意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放了个竹篮,够资格的进去请安交钱,不够格的门外通禀一声将红包放进篮中就行。
倒省了校长若干麻烦,一个个接见也累不是。
一天下来,赵安也不知道同样的客套话、官面话说了多少,光茶就喝了三大壶,好在收入可观,上任规收了将近五百多两。
大头主要是学官和吏员的,临时工们的份子加一起也不到二百两。
赵安其实也明白这些人送钱除了规矩如此外,就是希望能在他这个新校长眼中留下好印象,避免被裁员。
只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他赵校长压根没有裁员的打算,甚至还打算增加岗位。
现在府里四百多个学生配了一百多工作人员完全不合理,怎么也得配两百多工作人员吧。
马上借读的学生就多了。
多配点工作人员用于全方位保障学生利益,是不是很合理。
校长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有省学政衙门下发的,也有知府衙门发来的,更多的是下面州县学的请示报告。
主要集中在府试这一块。
之前府试主要是江教授负责,现在负责人换了,下面的办事人员肯定要过来请示新教授关于府试有无特别补充的地方。
赵安能有什么补充,无非萧规曹随,该签字就签字,该盖印就盖印,一切按前任和知府衙门商定的办。
闲暇之余也在充电进修,就是阅读过去扬州府试的相关考卷,因为他这个校长不仅要全程参与府试,还得充当阅卷的副考官。
正副考官意见加上参与阅卷的其他“房师”意见,终合下来就是该考生最终定等的参考标准。
既然要给出书面意见,赵安肯定不可能在人考生卷子上写什么“知道了”、“不错”、“可以”之类的评语,又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所以就得参考前人智慧结晶。
说白了,就是偷抄以前阅卷官的评语。
如此,不就显得他这个副考官学问大么。
也是留了心眼的,尽找些三十年前的旧卷来看,因为近几年的评语容易被人发现,要叫扬州官场知道他赵校长连个阅卷评语都要抄,不真成了扬州官场大笑话么。
看的头昏眼花,好在装了不少知识在大脑,起身在办公室内活动了下便走到窗边静静看着不远处的校舍,听着学生们摇头晃脑的读书声,心灵深处没来由的竟是纯洁好多。
就跟洗洁精洗过似的。
府学的管理工作赵安主打的就是拿捏大方向,不干涉具体,因此府学的日常运转并没有因为新老校长交替有所混乱。
见时间差不多了,赵安便想提前下班,未想童训导过来通禀说府衙刚刚派人通知教授大人去开会。
这么晚叫我开什么会?
赵安抬头看看快要西落的太阳,也不知想到什么,突然就有些紧张的吩咐童训导:“你多带些差丁陪我去府衙。”
差丁,就是府学的保安人员,由所在地县衙派出的丁壮充任,除了防止有人在府学闹事,也担负学官出行的护卫任务。
又不放心的叮嘱一句:“最好让差丁们带刀陪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