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凭本事吧。
崔典吏怕是忘了,这是为朝廷选材。。。能者上,不能者下,无条件可讲!”
学政蔡巣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
说完,也不再多解释。
“不错,崔兄多虑了!!
以蒙生的才气写完一首诗,虽是极难,但这一场争是我江阴县的童生、案首!
咱们江阴县世家众多,
城西李府有紫玉文笔可增才气、陆家小郎君有前朝端砚可增才气,
江阴曹氏更了不得,祖传的鹤唳丹服之,轻松增百缕才气。。。。数一数,至少三五十位蒙生,所携文宝文丹,才气能达二百缕以上。
他们足以支撑写出一篇短诗了!。。。若没有,祖上不得力,也怨不得旁人!。”
县丞周文远笑道。
崔明远看了看其他几位副考官都无异议,只能沉默。
县学院的几位考官、十步青阶下的二十七位乡贤们,他们谁又在乎寒门士子有没有文宝呢!
这等“小事”,州府也不会管。
“考题三,云诗,开考!”
蔡巣不紧不慢将纸笺按在案上,羊脂玉镇纸压住[云]字最后一勾,压下了所有的异议。
。。。
黄昏,
县学院,夜雪压折枯枝。
原本热闹的考场,上千座简陋考舍内,已是十分清静。
随着第二场的二百名蒙生的黜落,如今考舍内只剩下一百名蒙生还在紧张的作答。
考核并未结束。
只有通过这最终第三场考核,排在前三十名的蒙生,才有资格晋升为江阴县童生,从此步入县学堂,享受朝廷俸禄。
“不给烛火!
天黑之前,交卷!”
众皂靴衙役们举着考题三的木板,
敲着铜锣“铛~!”响,
巡回走过各座考舍,提醒众考生抓紧写考题三的答卷。
“赋诗一首,命题为[云]?”
众蒙生们看了考题,倒吸一口冷气,非但不见喜色,反而暗带愁容。
能跻身本县前一百位的蒙生,没有一个是傻子。
如此简单的命题诗,只要才气够,谁都会写!
根本拉不开差距!
想要脱颖而出,力压众人,那要耗费何等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