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众人吃得差不多了,文颐斋轻咳一声:“宁宁,东临,我有件事要跟你们商量。”
众人纷纷放下筷子。
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眼里都带起浓浓笑意。
“夏夏你过来文爷爷这里。”
文颐斋招了招手。
小团子抬头挺胸,学着爸爸的军步踢着小短腿上前,萌得人心肝乱颤。
文颐斋本来想要严肃点,怎么压不住嘴角的笑意。
他抬手揉了揉小团子的脑袋,抬头对夫妻俩说:“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想收夏夏为学生。
平时有时间会教导她,不会影响她正常上学。”
姜宁宁与霍东临对视一眼。
姜宁宁先说道:“您肯教导夏夏,我们感激还来不及。
就是担心您分心教导这孩子,会不会太累?”
小脸诚恳,眼里明晃晃地盛满担忧。
她是真的在担心老爷子身体会受不住,比起教导夏夏,老人家对国家科研事业有着重大贡献。
文颐斋心里一阵熨贴,语气再次认真两分:“狗蛋不是那块料,我又信不过其他人,更舍不得带着这满身知识埋进黄土。
夏夏这孩子懂事又聪明,我是真心想要教导她的。”
老爷子早年有不少学生,当初举报他的,也是他们。
本来决定此生再也不教书育人,这些原则在遇到夏夏后统统破例。
“我已经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文颐斋低垂眼眸,含笑看着眼前依旧一团稚气的夏夏,语重心长道:“一代代努力传承有为,且看明日之中国,必是红旗漫卷处。”
姜宁宁听得肃然起敬,万分钦佩老教授广阔的胸襟与宏愿。
夜晚。
孩子们都睡着了,夫妻俩在客厅里翻字典。
自古以来,取名都是一件慎之且重的事情,寄予父母对孩子一生美好的祝愿。
以前姜宁宁觉得取名字很容易,轮到自已当妈时,才觉得这个太普通,那个又不够响亮。
那对柳眉都纠结成一团。
而且根本指望不上霍东临,取出来的名字太具时代特色,瞧瞧这个爹想出来的好名字:
满满叫跃进、红卫、学峰……
夏夏叫麦穗、学青、卫红……
好家伙,往家属院门口喊一嗓子,能有七八个跃进和卫红同时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