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主放心,四公子是反清复明大业之中流砥柱。
贫尼但有所误,提头来见。”
陈珂点点头。
“洪熙官,你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去安徽,寻找梅文鼎。”
“是。”???xxc0
……
第二天,郑克均开始密集召见欧洲科学家。
原本以为要拿到他们的技术很困难,可结果完全出乎郑克均预料。
郑克均刚表示,对胡克的真空泵和万向接头感兴趣。
胡克二话没说,就把制作图纸画了出来。
郑克均说要给钱,胡克死活不要。
在胡克心里,郑克均如国士待他,他岂能不有所回报。
这两样东西,在胡克看来只是自己的小发明。
甚至觉得郑克均发明的担架、粉笔、黑板,都比他的真空泵有用。
如果这都吝惜,那自己也太小气了。
他却不知道,郑克均是要用这两项技术做新式大炮。
并且这种大炮,将改变战场格局。
丹尼斯·帕平,听说郑克均要买他的蒸汽机和压力锅技术,直接狂喜。
要知道在欧洲,没有人看好帕平的蒸汽机和压力锅,他的生活一直很贫苦。
历史上,他就是贫苦至死的。
可是五十年后,瓦特改良的就是他的蒸汽机。
而一百年后,拿破仑在战场上发现了他的高压锅价值。
和梵高一样,丹尼斯·帕平一生也算是倒了血霉。
如丹尼斯·帕平这样的贫苦科学家还有很多。
萨弗里,塞维利,纽科门,莫兰,纳夫……
欧洲现在虽然科学氛围浓厚,查理二世更是鼓励科学创新。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们日子有多好过。
他们一方面要养家糊口,一方面还要负担庞大的试验经费。
没有科学成果,肯定穷死。
有科学成果,不被重视,也会穷死。
就算有了成果,也被重视了,可政府部门都是一笔钱买断。
这笔钱,往往还不够他们的试验成本。
还是穷死。
以至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无数科学家衣食无着,流浪在欧洲各个城市,贫病交加。
现在郑克均给的钱,可比英国王室多多了。
比如丹尼斯·帕平的高压锅,曾经在英国皇家学会,当着查理二世的面,做过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