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再念。
御史们在念!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再念。
……
整个正月初一,许多人都红了眼眶,又有那一大家子的当家人十分感同身受。
原来皇上那么不容易当啊!
也是。
要管着大梁这么多人的吃吃喝喝。
这和他们以为的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话本里的皇帝,据说一顿要吃一百零八道菜的,可他们的陛下呢?
才四个菜,其中还有一个汤。
还吃得那么干净。
缝缝补补怎么啦?
有贫困的学子看着陛下的衣服开缝了都补上重新传,突然就对自己身上洗得发白的旧衣有了新的认识,自卑什么的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报纸上所说的那样,旧点怎么了?干净整洁不久可以了!
然后。
又有人中午吃饭的时候看着一大桌子菜,陷入沉思。
想着他们是不是太张狂了。
家里就算是有钱,难不成还能比皇上有钱。
当家人想了想问了一句,“这吃不完的饭菜怎么处理?”
“分给下人,下人吃不完就倒了!”当家夫人并不在意,今年他们家真的是走财运了,赚得银子比往年翻了一番,心情好,再加上又是过年,所以,菜比往年备得也就更多,更好。
当家人心一沉。
他是个有见识的。
不像是那些平明百姓,只看到皇上的勤政爱明,清正廉洁,他也是个爱多想的,为什么皇上在新年第一天出这么一个画本和报纸。
真的仅仅是为了让百姓了解皇帝吗?
他觉得不是!
然后又想到了被锦衣卫灭了,剩下的要么跑到西梁,要么在大梁境内安安分分地做良民,将大梁内的江湖人肃清得一干二净。
然后呢?
锦衣卫虽然说是保护陛下安全的。
可他们的城市里也有锦衣卫,陛下却在梁都。
所以,这报纸,陛下是不是再警告他们这些商人。
表面上是浪费可耻,再想着皇帝忧国忧民,报纸里多次提到钱不够花,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梁这两年大张旗鼓的搞建设,皇上肯定很清楚,百姓挣的只是小钱,真正的大钱基本上都落到了他们这些商人口中,皇上是在暗示他们,该捐钱了!
这么一想,当家人立刻就站起身来。
一家子人愕然地看着他,眼里的意思很明显,“怎么了?”
看着一大桌子菜,“留下够家里人吃的,其他的吩咐下人装在食盒里,问问我们家的下人有没有自家存在在附近的,这些送过去当做添菜!”
一家人:“!!!”。
“老大,老二,立刻去通知家族里的其他人,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