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赠肉只是东坡肉的前身,后头苏轼又进行了改良。一直到他在杭州为官时,这种红烧肉才名声大噪,被称为“东坡肉”。】
酉鸡说得兴起,正好菜品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上来,于是她嘚吧嘚吧,将苏轼的那堆菜挑了几个出名的科普了一下。
什么东坡肘子的传闻和苏轼的妻子王弗有关,据说是对方炖肘子不小心粘锅糊了,补救后反而味道十分惊艳,于是流传了下来。
还有什么苏轼改良了春鸠脍,于是这道菜也冠上了他的名字。
等等等等。
【后世戏称东坡先生这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别人被贬苦哈哈的,但他却会苦中作乐,把被贬弄得和出门旅游似的。时不时出去看看风景,又时不时改良几个菜色丰富餐桌。】
这个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苏轼本人确实十分豁达,并不自怨自艾。
宋朝的同僚们此刻万分吃惊。
“这种名传后世的方法,是在下没有想到的。”
这谁想得到啊!靠着菜品名字被后世人广泛熟记,完全就是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像苏轼这样的还真没几个。正经厨子都没多少靠菜名被人记住的,他一个文人做到了。
太离谱了。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有个相声叫《味道东坡》,大家等菜应该等急了吧?先看看相声好了。】
相声有点长,酉鸡就只放了节选,完整版明天自己看。
苏轼不太懂相声这个表演形式,它是明朝的时候出现的。但是这不妨碍他看着乐呵,两个相声演员讲得挺有趣的。
不过有些人看了之后却觉得故事有点奇怪。
相声里说起了东坡鱼的由来,说是苏轼有一回吃鱼,碰到佛印和尚过来拜访。不想让人家吃鱼,就把鱼藏起来了。
清朝的不少人连后头的过程都没听,就满脸迷惑:
“和尚能吃鱼?”
和尚不是吃素的吗?这个故事编得是不是稍微离谱了一点?
酉鸡吃着店家上的盐水花生,随口答道:
【和尚吃鱼算什么?一开始人家佛教也没规定不让吃肉啊。】
和尚禁食肉类,是南北朝的“和尚皇帝”梁武帝规定的。但是他规定他的,后头的朝代为什么要鸟他?
所以宋朝和尚可以随便吃肉,《东京梦华录》里就记载过类似的事情。而且据说东京相国寺的和尚经常能吃上肉,压根不忌口这个。
【佛经《戒律广本》中只说和尚禁止吃荤。这个荤不是肉,而是熏,指气味熏人的蔬菜。】
荤这个字可是草字头的。
至于后来怎么又慢慢变成了不许吃肉,那就要问问统治者了。这个规定似乎只广泛存在于汉族和尚身上,国外和少数民族的,一般不限制。
不过和尚娶妻倒是有佛教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写过最好不要,表示“人系于妻子宝宅之患,甚于牢狱桎梏锒铛”。
然而古代和尚们显然并没有听从,因为宋朝出现了大量和尚娶妻的行为。
宋人陶谷在《清异录·梵嫂》里对此大为讥讽,甚至还用上了“梵嫂”这样比较蔑视的称谓来称呼和尚的妻子。
说话间相声已经放完了,菜品也开始陆续上桌。
过来品尝美食的食客基本都会把一整套东坡菜点一遍,所以店家特意控制了菜量,一碟里头只有一点点,避免浪费。
可即便如此,也有一些菜是没办法减少量的。比如东坡肘子,总不能只片几块肘子肉上来,那太难看了。
酉鸡俏皮眨眼:
【别看我身材小,我胃口可大了,这一桌肯定能吃完,不会浪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