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凤止歌如此说,不仅闻越,就连一旁的萧靖北,面上的表情都有些奇异。
好半晌,闻越才道:“嫂子,我父亲,还有我家,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的……”
见闻越和萧靖北这副表情,凤止歌知道这其中必定还有些什么事是她不知道的。
她对闻祭酒这个人也是只闻其名,更是从来都没与之打过交道,当年她就对许青松的气节极为敬佩,出于同样的理由,她苏醒之后哪怕对闻书绝这个人久闻其名,也没让人去调查过。
凤止歌本以为,能被所有读书人视为是许青松的接班人,闻书绝应该也如许青松一般,是个严肃且一身正气的人。
这样的人,哪怕平素在家中再怎么温和,只怕家中也定是规矩森严。
所以她才会向闻越问出方才的话来。
可如今看来。她的认知有错?
见凤止歌有不解,闻越纠结了一会儿,道:“说起来,嫂子还从来没去我家作客过。不过父亲和母亲却是极想见见嫂子的,不如,嫂子看看哪天有空,和阿北一起去我家坐坐去?”
听闻越这样一说,凤止歌对闻书绝这个人还真有了些兴趣。于是欣然点头。
一来是为了满足她自己的好奇心,二来嘛,既然慕晓晓和闻越都彼此有意,她先去看看闻家及闻书绝的情况,也是好的。
与闻越约定好了回京城之后就抽时间去闻家作客,凤止歌便去了三舅母郑氏房里。
因为慕晓晓的事,郑氏和两位嫂子正在房里担心不已,见了凤止歌的到来,三人都齐齐站起身,问起慕晓晓的情况来。
慕家可以说得上是上下一心。虽然慕家子嗣众多,但平时兄弟妯娌之间却极为亲睦,从来没为任何事红过脸。
而慕晓晓,也因是慕家唯一的女儿而被两位伯母当作是亲女儿一般疼爱。
凤止歌之所以愿意与慕家亲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与三位舅母问了好,凤止歌将慕晓晓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道:“不知道三位舅母对今天的事如何看?”
郑氏三人有些意外。
她们都是经历了许多事的妇人,自然能看明白慕晓晓与闻越之间的情愫,可是凤止歌也能看出来,并在她们面前提出此事。却不得不让她们意外了。
三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郑氏这个母亲开口了。
“虽然我这个做母亲的也希望晓晓能觅得良人,但慕家与闻家,门第确实不相衬。而且以晓晓的性子,就算真让她进了闻家的门,她也并不一定就能过得开心。”郑氏道。
随着慕晓晓一天天长大,郑氏近年来最为操心的,就是她的婚事。
慕晓晓的性子并不适合将来被关在深宅大院里,所以郑氏本想着。将来从慕家舅舅的下属中选出一个人品相貌都出众的人来,武将并不像京城文官那样讲究规矩,想必慕晓晓必能适应这样的日子。
不得不说,郑氏确实是尽可能的为了慕晓晓作打算。
只是天意弄人,她还没来得及选出中意的女婿人选,慕晓晓自己却对闻越暗许了一颗芳心。
只要一想到慕家与闻家的门第之差,郑氏就总忍不住叹息一声。
闻书绝是国子监祭酒,这就是个极尽清贵的位置,每个在国子监里读过书的人,都得称他一声“老师”,说他桃李满天下一点也不为过,更别提,哪怕郑氏这个读书少的人,都知道他那当世大儒的身份。
而比起闻家,如今的慕家三兄弟虽然都在京为官,但官职低不说,还都是底层的武官,与清贵的闻家简直不是同一个层次上。
这结亲双方若是差距太大,哪怕成功走到一起,只怕将来也会引诸多矛盾。
郑氏是个极疼女儿的母亲,她又怎么忍心看着慕晓晓这样********走到底?
凤止歌闻言点点头,郑氏无疑是个极为清醒的母亲。
“舅母也不必太快作出决断,今日之事被这么多人看在眼中,闻越若是有心,怎么说也会给表姐一个交代来,至于闻祭酒那里,这几天我与夫君会去闻家作客,不如就待我从闻家回来再与舅母详说?”凤止歌征询着道,“舅母这几天,不妨好好安慰表姐一下。”
凤止歌从闻越的话中隐约猜到了些什么,不过到底只是猜测,所以她也没有说与郑氏听,只这样隐讳着道。
郑氏虽然不解,但对这个外甥女,却是极为信任的,当即就点了点头。
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就将行李收拾妥当准备回京。
他们来时就已经算是浩浩荡荡了,回京又带上许多自家庄子里产的瓜菜,倒比来时东西还多出许多。
在城门处与慕家人分开,凤止歌和萧靖北又将慕轻晚和于氏送回威远侯府,这才回了安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