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历史渊源却不浅。
春秋时,这里是诸侯会盟之地,战国,又是楚邑,名曰都梁。
秦二世二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同样建都于盱眙。
这是块风水宝地,后世的朱元璋也同样出自于盱眙。
刘行举的父亲刘伯英本是虢州弘农人,一个河南人,跑到盱眙来,而且还葬在了这里,选择在这里扎根,子孙后代自是不能将乡土拱手让人。
当魏思温的军队兵临城下,刘行举召集了县城中的所有男丁,以及刘氏的族人。
他指挥着这些乡勇,搜集材料,制作滚木雷石,将士兵和防御设施全都布置在城门以及城墙等关键之处。
他们倚险而居,枕戈待旦,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他登上了城楼,朝这些乡勇号召道:
“这些人举旗造反,欲匡复李唐,那是他们的选择,俺们管不着,但盱眙乃吾等生养之地,谁敢染指,俺们必是要斩断他们的手指!”
“当年太守沈璞、将军臧质仅仅以三千兵卒,便将北魏拓跋焘的三十万大军拒之门外,魏军攻城三旬,除了留下与城墙平齐的尸体之外,什么好处都没捞着,更何况贼军这区区两万人?”
乡勇们本就对刘氏一族信赖倚重,刘行举对他们又仁厚,乡亲们对他更是拥戴敬仰。
听得这番话,自是士气大振,纷纷齐呼,要誓死保卫盱眙城。
若是李秘在此,怕是要打上满头的问号了。
不是说刘家一门忠烈么?怎么只字不提大义,与传闻中多少有些出入了。
不过魏思温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不断派人来劝降,其中一人,便是鼎鼎大名的才子骆宾王。
刘行举一族虽然是武将门阀,但从小苦读兵书,并非目不识丁的莽夫。
他们自是听说过骆宾王的才名。
但可惜,骆宾王将才气都用在了咒骂武则天。
刘行举并没有杀他,反倒放了他回去。
骆宾王才刚走,又进来一个白衣和尚。
“刘行举,你要投降。”
刘行举顿时警觉起来。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
白衣僧人取出一块铜牌,递给了刘行举。
“军师?”
他万万没想到,这白衣僧人竟是今番负责平叛的扬州道行军大总管程务挺的军师。
“大将军已经在临淮设下天罗地网,需要你诈降,让贼军得意忘形,待得他们高歌猛进,进入临淮,便能一网打尽。”
“你若死守,他们强攻,只能平白牺牲百姓,再者,贼军的命,也是命,贼军也是我大唐子民,同胞相残,有伤天理,若能兵不血刃,又何乐而不为?”
刘行举只是呵呵一笑:“军师可曾听说过父亲大人的事迹?”
秦藏器微微皱眉,因为他已经知道刘行举接下来想说什么了。
“以往朝廷来了使者,第一件事都是去祭拜父亲大人的坟茔,可如今,却是做不到了,你可知道为何做不到?”
秦藏器沉默。
因为他知道原因。
早两年,刘行举被丘神积污蔑造反,差点没死在牢里,父亲刘伯英也遭到了开棺戮尸。
以刘伯英的身份,刘行举与兄弟们不是淡泊名利,不想当官,而是承袭了父亲的官职,但因为被诬告谋反而被剥夺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