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老人带着李木子去其他人见串门。
老家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曾爷爷给其他人介绍李木子,老人们都咧着假牙笑,嘘寒问暖,有对象没有,云云。问题很俗套,以前胡易道都左耳进右耳出,不愿意听,现在却觉得很生活化,很实在,很真实。
在老家,他们找回了一部分的自己。
李木子在老爷爷家呆了几天,逐渐找回了自信。
她准备继续去找那些久未联系的朋友。
她跟曾爷爷告别。
曾爷爷站在房门口,拄着拐杖说:“有时间就多回来看看,我们都很想你。”
他们挥手说再见。
李木子去找她四五年没联系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和高中同学,有的同学留在老家的镇上做生意,有的老同学在江城打工。她凭着记忆一个个去寻找。
有的找到了,更多没有找到。待在老家的同学几乎都结婚生子了。那些同学们看到李木子都很吃惊,毕竟十多年没联系了,刚开始见到李木子找上门还以为是借钱来着。当得知李木子是纯粹地来寻找记忆寻重述友谊的时候,他们都很激动,热情万分。
李木子动情地说道:“我还以为你们都不记得我了。”
同学说:“哪里,我还担心你不记得我了。你在江城过得多好,我们在老家只能混混日子。”
李木子说:“你们家庭和睦,一家人平平安安,我很羡慕。”
在寻找老同学的过程中,他发现那些取代他们的人,只是取代他们现有的一成不变的圈子,以往的亲朋好友他们没有插足。
同学们也比他想象中的要热情得多。
他陪李木子找完了她所有留在江城的同学,然后她陪他去寻找。他找到四五年没联系的王锦嫦。原来她在江城晨报当记者。
王锦嫦他到我很高兴,拿着她的相机给拍照。她看到他身边的李木子,笑道:“老胡走桃花运啦。”
他去找二舅。他也好几年没看到二舅了。这几年每年春节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出门拜年,窝在家里打游戏看电视,和亲朋友好友逐渐疏远。二舅看到他和李木子在一块,很诧异,偷偷对他说:“下手挺快的啊!”
二舅留他们吃饭,临走的时候还送他一把笛子。他喜欢吹竹笛。在二舅身上感到了亲情和生活的温暖。
在寻找亲朋好友的同时,李木子捡起她绘画的习惯,他没想到她素描功底如此深厚。她说以前很喜欢,上班之后就没动过画笔了。她开始买书,画画,写日记。他也捡起吹笛子的习惯,去听中-国丝竹器乐,也去看中-国古典小说。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他和李木子逐渐回到童年时候的生活状态。
他觉得生活变得有意思得多。但是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多久,除了生活,他们要工作挣钱
。他们觉得他们找回了自己,于是再去找谢必安。
在医生办公室里,谢必安正在用电脑写病历。
他们静静等着。
谢必安写完了,转过身,问:“来找我干什么?你们应该去找你们自己。”
他说:“我们已经找到了,现在想知道,你为什么要安排那些人去替代我们。”
谢必安微笑道:“你现在不是知道答案了么?看,你们俩现在才活得像个人,有追求,有精神,有内涵,最重要的是,有意思。”
在这段时间里,他已经觉得谢必安是在考验他们,是在帮助他们。假的胡易道是谢必安派的,寻人启事是谢必安贴的。他还是有很多疑问,说:“谢医生,我们很感谢你,你让我们主动地去认识自己找回自己。为什么会选到我们呢?你选择了多少人?”
谢必安身材高大,生活的声音却很轻柔。他说道:“为什么选择你们?没有为什么,随机而已。好比你在吃饭,你面前有一盘花生米,你在伸筷子之前会事先考虑好去夹哪一颗么?不会!再比如,你们在大学上药理课的时候要做实验,需要选小白鼠,你会事先计划好选哪一只么?不会,同样随机。至于选择了多少人,我也不知道,你吃花生米的时候会记得自己吃了多少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