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荒野中,那一座座城池,宛如稀疏的斑点一样,散落在大地上。
忽然间,城池上空起了变化。
原本空无一物的城池上空,浮现了一本本书。
这一本本和城池大小差不多的书,以线装书籍的模样,矗立在城池上空。
每一本书,都遥遥对应着下方城池的秘境。
放眼看去,每本书的状态,都一目了然。
有一些书籍,是完本状态的。
自然它下方对应的城池,则是非常完整的,各种城池职能和秘境与现实世界的融合程度,都是非常齐全的。
有一些书籍,是烂尾状态的。
则它下方对应的城池,相对来说就显得有些残缺,各种城池职能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全状态。
甚至于,无法产生一个比较成体系的城池运转和防御结构。
有一些书籍,是太监的。
那么它下方所对应的城池……不,应该说是城镇,会成为荒兽聚集的区域。
并且在这些地方,很容易就会产生兽潮。
尽管规模都不大,但频次和间隔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短。
除非小说作者选择给小说一个说得过去的结尾,即便是烂尾的程度,都能让该座城镇恢复到正常城镇应有的状态。。
有一些书籍,仅仅只有一个开头,连太监都称不上。
但这些书籍,偏偏也引发了天地共鸣。
因此,在它的下方,同样有城镇……不对,同样有小村子诞生。
这些小村子,同样会获得荒兽的青睐。
别的小村子,可能五年一遇的荒兽潮,遇到这些小村子往往会变成十年一遇的荒兽潮,规模和频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成……
在意识空间的最深处,唐年的意识突然间有了一些明悟。
他现在所‘看到’的,应该是换成了唐年多年码字狂生涯所接受的认知习惯,进行转化的。
从唐年的思维角度去理解,这一方天地之所以对不同状态的小说所建立的城池、城镇有着各式各样的限制。
归根结底,是想督促小说作者,也就是文创师认真对待小说作品,尽可能的完本。
如此以来,小说作品的体系比较完善,向天地献祭的时候,更容易获得天地法则的青睐和共鸣,进而获得先天比较完善的天降城池。
但是,如果小说作者……文创师执意用未完本或者太监烂尾的小说作品向天地献祭,召唤天降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