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因为公司扩张,从大股东变成了占股36%的股东,不过他还控制着董事会,担任董事长职务,一些不损害其他股东太多利益的决策还可以一言九鼎。
比如专利侵权,赔偿陆恒的公司的决定就得到通过。
首先是这件事本身就错了,杨志决定重金赔偿,加起来其实也就几个亿资金,对连城集团这个体量的公司来说不算什么。
赔了钱和恒基生物关系缓和,对公司也有好处,其他股东都会支持。
这些股东当中有各个地方的名门望族,也有某些城市的城投集团。
其实早在恒基生物拒绝和连城集团合作,就有一些股东想要出力,帮着缓和关系。
最终连陆恒的面都没见到。
不少人都对杨志父子不满了,还好杨志激流勇退,因为刚好患病,基本退出了管理层。
很多矛盾这才没有爆发。
杨志这次想要动用公司的资金,捐几十亿给恒基生物实验室,除了交好恒基生物外没有太多好处,一些人肯定会有意见。
董事会大部分人只要还和杨志的步调一致,自然也不会出现意外。
但现在杨志都快病死了,本来和他站在一起的股东自然不会为他的病买单。
在提前和一些股东沟通时,杨志就碰了钉子,原本支持他的人,全都摇摆不定起来。
这些股东是因为杨志和国外的亲密关系,这才选择站在他一边,因为这会让公司越做越大,现在杨志命不久矣,直白点说没太大价值了。
甚至在和某个股份15%股东交流时,对方提出寻找另一个实力雄厚的投资者,接手杨志手中的股份。
能有这个实力的人自然也是某地官投集团。
杨志回应这个人道:“不可能的,我的36%加上国外财团手里也有24%以上,拥有绝对话语权。”
“我也是帮后面的人传话,你把手里的股份卖给他们,国外财团的二十多股份也不算什么。”这个股东回道。
杨志额头冒汗,选择挂掉电话说要考虑考虑。
情况已经变得非常危险。
他和国外财团联合掌控整个公司,可要是自己的股份出售,他除了钱就不剩下什么东西了。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钱,想要带出去可没那么简单。
公司负债这么多,卖的时候还要考虑最近公司的负面新闻业务受到影响。
比如原本1。4万亿,净资产只有4千亿,他的股份常理上来说价值1440亿,公司业务一切正常,别人想要收购肯定要溢价不少。
现在不一样,说不定夏国这边的投资集团,几百亿上千亿就会打发他。
还有更多困难,国外的财团股东不会同意这笔交易。
如果杨志自己都撤走,连城集团对国外财团股东来说,很可能无法保证自己的利益。
另外连城集团很大一部分业务都已经转移到国外,比如组装机目前在国外已经占据全球第一市场份额。
再想想他要是死了,儿子也死了,会变成什么样,最终会按照他立下的遗嘱,由海外基金托管股份,受益人在杨志的设想里肯定是自己后代,可惜的是他竟然还没有孙辈后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情况真的越来越复杂了,杨志要和很多人商量,考虑最坏的情况发生。
不过对陆恒来说这件事真的相当简单,他完全不用理会背后的复杂关系,原来是什么样子就继续保持什么样子。
让杨志重新站出来主持大局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