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不能亲政,御史大夫能起多少作用?
虽然不曾关心朝政,但是,鄂邑长公主也不是完全无知,至少……她知道,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是先入的北军!
——北军之中,军心向刘氏,那些功臣才能顺利处理诸吕的势力……
……如今……
……军心所向……可是当今天子……?
鄂邑长公主不敢确定。
——就算军心向着少帝,向着天子……制度在那里……
——大司马大将军为什么权重?
——不就是因为调兵之权在手吗?
鄂邑长公主不是第一次想到这些,事实上,自从燕王劾奏那件事之后,她便也经常思考这些事情。毕竟,她与少帝休戚相关,她不能不考虑少年天子的安危与权威……
每一次想到这些,鄂邑长公主都会不由地为皇考的安排而心生恼意。
她不能不腹诽。
——她的皇考,在世时不愿再任命一个大司马大将军,却把权力如此之重的官职授给年幼储君的辅臣……
——主少国疑……少帝本就势弱,如何能驾驭这般强臣?
——霍光就那么值得她的皇考信任?
反正,鄂邑长公主是不敢将大汉国祚完全寄托在辅臣的忠诚上的……
——她的皇考是个明君……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每次想到这儿,鄂邑长公主都会觉得,她的皇考临终所做的这些安排……完全……是糊涂的!
偶尔,她也会想——其实,从列侯薨逝开始,先帝就渐渐糊涂了……只不过是渐渐展的……随着岁月流逝……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大索……巫蛊……太子……乃至最后立少子为储君……
——可不就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吗?
鄂邑长公主是越想越觉得……先帝临终的安排……是错误的……
……是应该纠正的……
……大汉天下……是刘氏的!
——怎么能交托给异姓?
——若是骨肉至亲也就罢了……如吕后那般……也是可以理解的……
——霍光算什么?
想到这儿,鄂邑长公主已经认同上官桀的说辞了。
不过……
“左将军此言差矣。大将军乃是先帝遗诏所定的辅臣,又身兼大司马,大汉兵权……何曾分于旁人?”鄂邑长公主不肯顺着上官桀的意思。
——谁求谁?
这是一个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