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服气道:“哼,等娶过来,什么都解决了。”
于洪江说:“没有新房,人家嫚儿来吗?就是来,我这个老脸在乡亲们面前也没地方搁。”
可是现在,大棚没了,该怎么办?
于洪江的那个混帐小子来到大棚村,找到苏少康,指着苏少康的鼻子骂道:“苏少康,你这个孬种,老子今天要砸断你的腿。你把俺爹坑来种大棚,现在大棚被风刮毁了,你把钱赔上,我还等着用这钱娶媳妇呢。”
苏少康披着一件衣服,在棚前站着,他看见四周已经围了不少群众。
于洪江的儿子看见苏少康走近了,冲上去要打苏少康,被围观的群众拉住。他又往上冲,这时于洪江从棚里赶来,手里攥着一根棍子,拨开人群,抓过儿子就是一棍子。儿子没提防,猝然挨了一棍子,转过身来,与他爹抓挠在一起。
这时围观的人群看不下去了,纷纷拥上去,你一拳,我一脚,将这个混帐东西打了个落花流水,抱头鼠窜了。
打走了于洪江的混帐儿子,于洪江的大棚还得种啊。怎么办?
晚上,宋增信给苏少康说:“大家凑一凑吧。”苏少康十分同意,拿出五十块钱,交给宋增信。
宋增信连同自己的五十块钱,拿着一百块钱,给于洪江送了去。
乡亲们听说了这件事情,你五十,我三十,他二十,不到三天,凑了一千块钱。
于洪江领着老婆,手里攥着一千块钱,走到大路南头,回头朝北,跪了下去。“乡亲们哪——我于洪江,死了也忘不了啊!”于洪江老婆更是哭得不成样子。
众人把于洪江和他老婆拉起来。于洪江这才骑上自行车,来到镇上农资公司,重新截了塑料布,蒙到大棚上。
经过这一场风雨,大棚村的人们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活,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无法完成的,必须几家合起伙来,你给我帮忙,我给你帮忙,共同完成。
当初打墙就是这样。就算黄瓜栽上了,还得这样干。
所以,移栽瓜苗的时候,多户都是两三家合在一起,集中精力,干完一家,再干另一家。腾出一个女人,割上几斤肉,爊一锅白菜和萝卜,又省时间,又多干活。因为瓜苗育得有早有晚,栽起来也有早有晚,各家各户并不影响苗期。活路干得有条不紊。
于洪江的塑料布是新换的,那块旧塑料布缝缝补补,盖在了大棚上,上面用几床苫子压着,又遮风又挡雨,也算没扔了。
等到碧绿的黄瓜秧苗被一根根吊起来,缠绕着往棚顶上钻,挑着黄花,瓜妞儿躲在黄花后面,带着新鲜的刺儿,着实让人怜爱。
于洪江望着这一棚黄瓜苗,绿油油地,正卯着劲儿往上窜呢。他忽然想到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心里骂道:“这个不捣人粮食的东西,竟然来打苏少康,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再来打呀,你个狗日的再来打呀,我非把你的腿给砸断不可。”
骂完之后,他又微笑了。他怎能不笑呢,要是这一棚黄瓜有个好收成,这小子的媳妇不就不愁了吗?
庄户人家汗水的结晶啊,他们怎能不喜爱地流泪呢。
也许,现在,每个庄稼人的心里都在打着一个小算盘,这是勤劳的庄稼人的盘算啊,是这一棚棚希望让他们心里蠢蠢欲动。
一棚一棚的鲜黄瓜低垂下来,吸引了许多外地的客户,前来收购黄瓜。他们或运到枣庄、临沂、青岛、济南,或运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听说有的还卖出了七、八块的好价钱呢。前来收菜的菜老板里,其中就有臧小六和穆兴旭。(下江南移动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