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还有点风呢,进了八月以后这风彻底是没有了。
窗外的知了滋滋滋地叫个不停,好像它也知道太阳热似的,晒的滋滋叫。
本来是不想带孩子回来受这个罪的,四合院这边没有冷气,房屋又低矮闷热。
可是连续几周不是李学武忙,就是家里这边不方便,老太太实在想重孙子了,刘茵也想大孙子了,不想回来也得回来了。
周日这天倒是很消停,自从厂里宣布惊雷行动以后,各车间算是长了教训。
尤其是上个月出的那起命案,虽说跟打架没关系吧,可毕竟是出了人命了。
连续一个月的治安安全整顿,再加上惊雷行动,红星厂的治安效果很是明显。
截止八月初,保卫科已经签批了四十七人次逮捕手续,一百一十八人被开除处分。
这一次是红星厂自建厂以来最为严肃和认真的行动,且也是最大规模的纪律处分决定。
一百多人被开除,影响力波及深远,年轻职工终于清醒了,也知道厂里动真格的了。
所以甭管这个派那个司的,只要是红星厂的青工,通通退了出来,纷纷回到了车间的生产岗位上。
就连下班后的生产区都显得安静了几分,好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厂外转移了回来。
厂工会也很卖力气,与京城铁路、京城纺织、京城化学、京城机械等等单位联合组织了多场联谊会。
目的很简单,让这些青年男女有个彼此接触的机会,也给爱情一个机会。
要是不给他们找点事干,这些青工早晚得捅出篓子来。
保卫组在这件事上尽心尽力,协调多个部门,全力维护稳定和保障治安环境。
李学武在这一次的工作中也表现出了成熟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李怀德等一众厂领导对他和保卫组是很满意的,但对其他反应迟钝,管理缺失的部门就没有这么好的心情和态度了。
八月初,借着机关人事变革的风,组织处和人事处联合行动,针对近期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追究追责。
生产车间思想教育管理岗位换了一茬的人,补充进去的很多都是从机关下去的。
各地办事处、各分支机构和分厂,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都有机关的干事下放基层。
十六家单位的兼并工作也走上了正轨,景玉农回来后主持了这项工作。
首批兼并进来的两家单位,干部进行了考核和筛选,做了抿主测评,按照考核结果,打散分到了红星厂各机关和分厂及管理处。
服务人员和后勤人员做了业务测评和考核,留了一部分,剩下的分流到了联合单位和劳动队。
人数最多的要数生产工人了,按照兼并方案,这些人在考察合格后,即安排到了相应的生产岗位上,主要是应对红星厂已经开展的三班倒生产制度。
同时,已经建设完成的三产工业也开始接收这两家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重新整合兼并进入已有的三产工业或者联合工业体系。
这个时候,联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红星厂确实是真金白银地收购了这十六家工厂,但部分价值是转化到了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的身上。
也就是说,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的补充,让红星厂在联营占股比例大大地提升了。
算是用联营单位的钱帮红星厂买了企业扩张的单。
李学武当初在工作会议上做报告时讲到的水库经济作用体现了出来。
红星厂水涨船高,庄家通吃,产能不会白白溢耗,而是会储存在三产和联合工业这两个大蓄水池中。
等红星厂需要发展力量,或者遇到发展困难的时候,这些水池里的经济就会反哺红星厂。
人多有好处,也有坏处。
红星厂的人多了,厂区里更热闹了,厂区外彻底成了大工地,拆拆拆,建建建。
好多工人从车间里出来,直接进了工地,转身就成了劳动工人。
社主会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
圣塔雅集团援助的工程机械确实帮了大忙,学校的建设进度很快,几乎所有的教学楼主体都已经完工,只等着内部完善和装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