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虏出现的三千骑兵,其实是两队,一队是镶白旗护军统领伊尔登率领的两千骑兵,另一队是松山守将钮祜禄·隆煦麾下的七百蒙古骑兵,伊尔登奉了阿济格的命令,前来支援松山。在和钮祜禄·隆煦商议之后,两人决定合兵一起,在高桥阻击明军的前锋,先杀明军一个下马威。
这是两人的盘算,两人也有相当的信心,论骑战,他们自信还是能击败明军的。
……
“是吴三桂!”
“是伊尔登!”
作为久在辽东的敌手,双方倒是不陌生,远远的就认出了对方。
“杀虏!”
“呼哬~~”
铁骑滚滚而来,砰的一声撞在一齐,马嘶鸣,人跌落,鸟铳如爆竹,弓箭连射之声密如急雨……
大明隆武六年,七月十七日,宁远骑兵营总兵吴三桂和宁远总兵马科两人率领的前锋骑兵在高桥地区,和镶白旗护军统领伊尔登、松山守将隆煦遭遇,双方随即展开激战。
第二次松锦之战,也是再一次决定明清双方国运的大决战,正式拉开帷幕!
……
高桥之战中,吴三桂和马科亲自冲锋,两部都爆发出了强悍的战力,令对面的建虏知道,关宁铁骑之名,不是白来的。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杀到天黑,方才各自退去。
事后一清点,伊尔登发现己方的伤亡出乎意料,由此知道,原本的大明第一骑,关宁铁骑,也是比以前更强了。
战后,双方都没有退兵,依然在高桥一代对峙、游击。
……
第二日,更多的明军骑兵赶到高桥。明军兵马渐渐呈现压倒性的优势。
见已经不可挡,伊尔登和隆煦只能撤退,隆煦退回松山,凭城固守,伊尔登于松山城西北扎营,以为犄角。
……
锦州。
七月二十一日,明军各部陆续抵达松山周边,宁远骑兵营,宁远营,山海兵,京营,秦兵,蓟州兵,昌平兵,玉田兵,密云兵,保定丰台兵,联营十几里,旗帜震天蔽日,营帐漫山遍野。
下午,主帅孙传庭和副帅史可法在三千营虎大威、陕西总兵高杰、固原总兵牛成虎、北胜总兵李过的簇拥下,抵达松山。
同行的,还有军机次辅陈奇瑜,辽东巡抚黎玉田,军机杨而铭,袁枢,中书舍人张煌言,参军参政李纪泽,江启臣,刘子政……等一干文臣参谋,整个军机处,几乎都搬到了松山前线。
“万胜!万胜!”
三军欢呼,声震天地,气势惊人。
……
几乎是同时,阿济格亲自率领的援兵也赶到,和伊尔登合兵一处了。
——固山贝子傅勒赫,察哈尔小亲王阿布奈,喀喇沁右翼亲王杜陵,科尔沁小亲王,内大臣图尔格,镶白旗护军统领伊尔登,正蓝旗副都统宜巴里,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李率泰,还有各自大大小小的将领,一共五六十人,簇拥在阿济格的身边。
八旗各色旗帜震天蔽日,两白旗和正蓝旗的精锐骑兵和披甲骑兵,蒙古察哈尔,喀喇沁右翼,临近的科尔沁一部,连同蒙古八旗和汉军旗,总兵力两万一千人,看起来也是浩浩荡荡,兵强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