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都督请留步百科 > 第701章 画虎不成反类犬(第2页)

第701章 画虎不成反类犬(第2页)

听到这话,刘益守微微一笑,果然,以前的老套路展现过效果,用起来那是真的爽。

但光靠这些想掀翻河北世家,还是远远不够,这些都是砍枝丫不砍主干的辅助之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第三招,废除郡县推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严控本地为官制度,将选官用官之权,从郡县收回到吏部。这一步很难,估计会斗法很多年,主公一定不能退让。”

说了半天,总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废除郡县推举官员,那就是不让世家大户们将自己人不断往朝堂里面塞!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不让庸碌之辈可以累次升官,最后让世家“以量取胜”,劣币淘汰良币。严控本地为官制度,就是防止世家与地方官员勾结。

“世家子弟若是想为官,又不给他们上升的通道,难道这些人不会去造反么?”

刘益守一脸无奈反问道。

这么简单一个逻辑,阳休之不可能想不到的。

“集天下之才于帝都,取之用之;调配天下之才,异地为官,随用随取不拘一格。久而久之,世家子弟皆相隔万里,无以凝聚起事。

若家中无人为官,则乡里万顷良田不过他人嫁衣而已,不足为惧。将世家分而治之,用其才而不用其地,久而久之,河北世家之困,可自行消解。”

阳休之面有得色的说道,这一招他想了好久了,本来想写成奏章上书的。

刘益守忍不住点点头,虽然他对里面的一些看法持有异议,但不得不说,阳休之的办法很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将世家子弟都捞到都城附近居住,让他们的本家都成为土财主的办法,确实不错。

家族优秀子弟到京城附近居住,能拉住这些人的,只有科举制。

这些人长期在京城居住,与家乡亲戚的关系,肯定会淡薄。后期为官,又会被派发到异地。比如说河北世家出身的官员,将来可能到蜀地去当官了,这些人又怎么给河北本地的亲戚以支持呢?

而本地大户得不到家族子弟的庇护,其本地势力必然会被朝廷一步步的肢解,离散。

如此一来,虽然不能完全处理世家门阀的问题,但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他们聚集起来造反的可能性!

至于其他的,那便只能用发展的思路去解决发展的问题了,世间又岂有完美无缺之法?

“开恩科而举之,功臣之后亦可门荫为官,你以为如何?”

刘益守沉声问道。

河北世家以为自己有势力,所以子孙后代就必须当官,呵呵,只能说图样图森破了!

如果真要开制度的口子,那也是开给陈元康、王伟、杨愔他们这些人的子孙后代。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以刘益守为中心抱团。

如若不然,谁还会死心塌地的给他刘某人效力?

刘益守对此想得很明白,河北世家以为送个妹子过来就能保证子孙后代富贵不绝,真是想太多了!

家里的先辈没有功劳,那就老老实实的去考科举去!如果在地方势力大就能让家中子弟当官,那要军队何用?

“谢主公恩典!”

阳休之连忙跪下行礼,这是刘益守头一次开口保证,会照拂他们的后人,其实这也是历朝历代的老规矩,只是说出来总比“约定俗成”让人心里踏实。

刘益守回想起前世唐代史书上的案例,忍不住一阵唏嘘感慨。

门荫制度出来的人才不少,甚至在质量上与人才比例上,比科举制出的人才还上乘。科举制也无法让中晚唐的黑暗政治有所改观,反之倒是给节度使们(其中不乏河北革命老区与朱全忠之流)输送了不少人才,客观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而初唐到盛唐之间人才选拔“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却有效抑制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政治上达到了客观平衡的效果。

制度的好坏,只有实践过才知道,刘益守可不敢光靠自己的脑洞去制定国策。

依照旧例笼络一批功臣集团,用来稳固自己的基本盘,非常必要。

“主公,开恩科可以形成定制,然后在洛阳周边划一个地方,高价卖田宅……”

阳休之不动声色的建议道。

呵呵,这踏马都想一块去了!

刘益守差点叫笑出声来。

他之前就已经写信回去让陈元康拟定“洛阳新都房产销售”的策略,准备靠搬迁新都的机会,狠狠宰那些有钱人一刀,让他们好好放点血支援国家建设。

没想到阳休之也是这么想,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到时候根本不怕那些世家大户们不来。

你不想来?没关系,以后科举没你份了,将来把你们这些土财主当“土豪劣绅”严打,就看你来不来。

此策一出,可以想象将来洛阳是怎样一副光景,这本身就是人才策略的一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