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头戴虎纹冠,战袍飘飘,腰上甚至还挂着一把短的佩剑。
此人正是赵国另一位大将军庞奢。
他面容刚毅,尤其是一双锐利的眼睛,让人不敢直视,冷漠且散发着威严气息。
在赵国庞奢的权势与李幕不逞多让,他曾数次带领大军征战沙场,大战无数次,取得过许多关键性的胜利。
并且出身于庞家,在朝廷中也是权势滔天。
只不过他与李幕向来不对付,此次见李幕战败之后,不愿意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眼神示意,一个赵国臣子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陛下,臣弹劾李幕。”
赵国皇帝像是下意识的看了眼庞奢,心中大概能猜出一些大概。
作为一个没有武道实力而又年幼的皇帝,虽然他统治着一方疆土,但却被困在宫墙之内,无法自由行动。
整个朝堂都被庞奢、李幕等人把持着。
而他则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一样,任人摆弄。
即便如此,他仍旧极力维持着作为皇帝的尊严,保持着自己的威严的神态,不敢有任何的疏漏。
因为赵国的王族有很多人,他的兄弟也有很多。
如果他这个皇帝做的不好,那么自然而言就会被换成别人。
到时候失去了皇位的他,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于各种意外。
这是他们赵国王族最近几十年下来,总结出的至理。
赵国皇帝说道:“李幕将军一直以来征战有功,爱卿要弹劾李幕将军何罪?”
说话的大臣就像是一个为赵国殚精竭虑的臣子,义正言辞地说道:“微臣要弹劾李幕五大罪状。”
“其一拥兵自重,李幕手握重兵,意图不轨。”
“其二贪污受贿,李幕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军饷、受贿赂,中饱私囊。”
“其三违抗军令,此次李幕对魏国不宣而战,不听从陛下的调遣,擅自行动或违背军令。”
“其四滥用职权,强行征兆河东郡多城的百姓,已激起民愤。”
“其五失职渎职,李幕在战斗中指挥不当、疏忽职守,导致晋阴之战的战斗失利,让我军损失惨重。”
“此五大罪状皆为事实,望陛下收李幕法狱治罪,不然不足以平民愤啊。”
紧随其之,大殿上陆陆续续又有许多的大臣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地说道:“请陛下治罪。”
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压力让坐在龙椅上的赵国皇帝,忍不住全身手心冒汗。
他看出来,这是庞奢背后主导的结果,想要趁此将李幕彻底拉下马。
赵国皇帝也清楚,此次对魏国用兵的接连失利,与李幕有很大的关系。
他要是一个处置不好,极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就在他不如何是好的时候,大堂上另外一个明显阵营不同的大臣站了出来,反驳道:“对于白御史的言论微臣不敢苟同。”
白御史说道:“这五条罪状明明白白,都是事实,敢问钱司寇有何不敢苟同的?”
“李幕拥兵自重?非也,李幕掌军以来从未想过颠覆朝廷,不然早就动手,何必等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