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无悲作为贵客,在辟尘山流连三日,亲自送了清如道君最后一程,终于从闻竹觅那里拿到一封崭新的信。
信上写,萧漱华已至华都,放言将取皇族的项上人头。
孟无悲把信烧成灰,在辟尘山门前最后叩下三次,随后转身勒马,扬鞭直往华都而去。
他终于情愿遂了萧漱华的愿。
自华都起,也至华都终。
☆、95
萧漱华一向言出必践,孟无悲从崇德帝手里接过五岁的孟醒时只得以沉默掩藏那一阵要命的心悸。
说来也极讽刺,他其实从没想过要传承他那可怜的衣钵,而他的眼中又从来只有天下十三州,个人的死生悲喜都不在他关心的范围之内。但他不能不替萧漱华扛过这份罪责,又不能不替天下去斩断这份冤孽。
可怜他此生至终都困在红尘一梦,只能把这顿悟转醒的祈愿交付膝下稚童而已。
孟无悲的请战书下得不早不晚,此时的萧漱华已是剑挑十三州,血洗四大门,庙堂之上人人自危,江湖之远无一敢言。
他这毕生的光鲜张扬,都已登峰造极。
请战书下给天下,天下人尽知抱朴子终于请战萧漱华,战与不战,都在独步山相候七日。
而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封请战书会无疾而终时,孟无悲抱剑登山,坐如老石,开始了他的七日之邀。
四大门中的闻梅寻亲率欢喜宗寥寥门生闻讯而往,宋明庭亦拂衣前去,封家新任的家主封无晦同样带着心腹,跨越众州迢迢而至。
就连素来安静的辟尘门也为之一动,清徵道君也决定前去观望。
于是朔风之外,马蹄声急,数以千百计的江湖人不辞辛苦、不惧凛寒,或成群结队、或形单影只,总之直到第三日时,山下的客栈都已客满为患,甚至已有人在山中支起小棚,只等七日结束。
毕竟若是当真能看到抱朴子拔剑,甚至能看到江湖翘楚的巅峰对决,对他们的武功进境也大有裨益。
尽管没有人认为萧漱华会来。
——但兄弟阋墙、知己反目,似乎一直是这世上最令人好奇的戏码之一。
第四日,无人。
第五日,无人。
第六日,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