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文明破晓在哪里连载 > 第287章 准备的冬季十三(第2页)

第287章 准备的冬季十三(第2页)

何锐并没有做出政治承诺,文明党与东北政府也没有那么做过。现在总动员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过工业社会下的总动员经验。那些有过总动员经验的国家,人民知道战争大概是怎么打的,人民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总动员,这样的强制政策并非战争撑不下去了,而是政府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而采取的管理手段。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总动员的印象,唐代杜甫写过1篇著名的《石壕吏》。

何锐肯定没机会向杜甫请教,这位大诗人是否理解总动员的,也没办法请教这位大诗人对于总动员的看法。不过何锐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说明了什么?’

何锐那时候的确是少年的叛逆期,喜欢做惊人之语。最重要的是,何锐的确感觉石壕吏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去抓人。老师的问题当然要尽快回答,何锐知道,老师想听到学生对石壕吏的负面评价。但何锐真的不觉得石壕吏错在哪里。

憋了几秒钟,何锐破口而出,“这说明了石壕吏的聪明才干。”

同学大笑,语文老师无奈的说:‘xx,你把聪明才干这个词给糟蹋了。’

何锐被批评过无数次,也不服气过无数次。但是这1次,何锐偏偏心甘情愿的承认,自己的确用词不当。不过何锐也不觉得自己思路出发点有什么问题。

当何锐成长到能理解动员体系的时候,更是看出了石壕吏作为1篇关于总动员的诗文,杜甫是非常懂得当时的制度。

……3男邺城戍。1男附书至,2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就是完全的总动员体系,唐代的社会管理水平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从其动员内容上就可以看出。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集团的整体叛乱。所以在石壕吏之中,并没有藩镇私兵,而是正规军。‘邺城戍’意味着石壕村的这户人家的3个儿子并非是常备军的1员,而是被拉去邺城参与到守城之战。儿子们还能写信回家,告知前线情况。说明当时的邮政系统并没有崩溃。

满清的局面与唐朝安史之乱的局面完全不同,满清被外来的列强吊起来打,中国的自信荡然无存。满清的征兵体系又完全废掉了,人民在1次次战败中的直觉感受与现代工业国人民的感受可不1样。1旦普通村里被‘抓丁’,那就意味着战争已经逼近到家门口了。

虽然东北政府的基层建设搞了7年,培训从未落下,人民也在各种定期的军训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中切身感受到了到外地是怎么回事。但是不等于现在的东北人民已经是现代工业国的人民。

更重要的是,对面的日本有过战胜经验。他们人民知道,1旦打赢了,就可以获得割地赔款,人民好歹能舔点上层漏下的渣渣。而且到了殖民地之后,哪怕是底本底层也能获得超过殖民地本地人的社会地位与特权。

可中国人民的经验中,除了承担战争代价之外,什么都得不到。这也是何锐想尽量避免经济动员的原因。

家人被抓丁,东北人民还能接受。1旦经济被控制,人民能够接受到什么地步呢?这可未必靠宣传就能解决。

何锐想了1阵,让秘书给吴有平打电话。吴有平很快就到了,还拿了几份文件。何锐让吴有平到沙发那边坐下,汇报1下经济动员的准备情况。

吴有平神色中也是不甘,却答道:“主席,我认为,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开始经济动员。”

既然吴有平都这么说了,何锐直接问道:“那么基层的经济动员管理体系准备到什么程度了?”

吴有平的神色肃然严肃,却没有了不甘,“各个村长,镇长,支部书记,全都完成了第3轮经济动员教育。根据汇报与抽查,动员教育进行的很完备。城市里面的核查已经完成,各个工厂的转产内容,军代表到位,与那些部门联系,都已经完成。村镇里面的作坊、村镇企业、私人企业的生产内容,以及产能以及转产方向,也都已经完成了制定。正在进行最后1次摸底排查。关于1部分可以转移到村镇集体生产的军需品的原材料运输,检验,入库,有我们给欧洲大战以及俄国内战的生产经验,也都可以保证流程顺畅。最多4天,等摸底排查的总结上报,我们就可以随时开始经济动员。”

读者身

何锐很想把总参谋部的报告给吴有平看,却还是迟疑了。但国家大事不能迟疑,何锐站起身把报告拿过来,递给了吴有平。吴有平看完之后,神色中竟然轻松了不少。何锐觉得年轻人就是好啊,很容易就被满足。而自己的心情真的没办法轻松。

当然何锐也觉得这或许是因为自己是另1个时代的人,那时代的中国实力超过了美国,是世界第1。所以心态上无疑是更从容淡定的。如果连中国都惊慌起来,那全世界除了已经决定躺倒任锤的国家,其他凡是想在乱局中挣扎1下的国家岂不是要疯掉么?

可在另1个时空里,国力只有中国5的日本,在当下的国力明显在东北之上,这样的心情差距对何锐的影响其实比吴有平等优秀青年要大得多。毕竟,吴有平等核心干部最近7年中,是处于1个快速上升期。而何锐看到的东北,距离心中默认的那个东北有天差地别的不同。

吴有平肯定无法理解何锐的真正心情,看到征兵只有200万规模,吴有平是有些欢喜的,“主席,不需要征兵到400万么?”

何锐摇摇头,“当然不需要。第1阶段的战役已经证明,我军的基本战术凌驾日军之上。根据缴获以及审问日军俘虏得到的情报,证明了我们在战前的判断,日本的主力装备依旧是1战前的水平。而且1战中欧洲战场上的装备并不适合日军。日军的后续装备研发上也明显出现了断层。这个断层不可能在两年内赶上。”

“主席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如果只是200万部队,对东北工业生产的影响比400万要小得多。对于现在的工业生产技术迭代的影响远比想的要小。主席,我还有1个请求,能否在动员令中强化成年人再教育的内容?”

何锐很信任教育部长赵天麟,而且赵天麟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非常透彻,所以何锐并没有特别关心过成年人再教育的部分。听吴有平专门提及,只能问道:“还要强化到什么程度?”

吴有平立刻答道:“我们的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能否趁此机会,将成年人再教育也变成强制性的?”

“成年人强制教育……经济上能负担得了么?”何锐叹道。

到了21世纪,哪怕是再糟糕的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人口认识到,教育是改变国家的重要1环。哪怕是塔利班,在2次掌权后都知道教育不能停。

但是这种事情知道归知道,能不能做到,这就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这得真金白银的往里面投入。

就如印度上下都知道教育是对的,但是印度在21世纪头20年的人均社会服务,只有中国1970年代水平,印度发展就在那个水平上徘徊。

当然了,中国1970年代的社会服务水平并不低。如果水平低,改开之后哪里有那么多初中生小学生进了工厂。

东北才搞了7年,经济水平怎么都没办法与新中国1970年比较。吴有平太乐观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