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的老太爷。”陈顺昌回道,“不过,他也是听老祖宗的,族里的人心里都清楚。”
顾宏山是肖氏的长子,又比顾解庆几人年纪都要大上一点,这些年药材生意做的也是最好,他做族长倒不让她意外。
“我们去找黄大人。”顾若离想了想,道,“先釜底抽薪,将此事拖住,我再写信回京,求圣上下一道圣旨,允我另开宗祠。”没有男丁,她就只有这个办法。
她本来还犹豫,但是现在不得不这么做。
就算将来去了地下顾解庆怪她,她也不得不这么做。
顾家的人命换来的爵位,她不可能让那些人白捡了便宜,无论是谁都不行。
“好。”陈顺昌还是没有明白顾若离的意思,但是她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是有打算了,“老仆陪你一起去。”
顾若离颔首,回房换了衣裳,和陈顺昌一起去找黄章。
周师爷迎的他们,笑着道:“大人一会儿就到,县主稍歇一刻。”说着让人上了茶,笑道,“合水的郑吉昌今天刚押送来府衙,大人刚刚开堂审过。”
“可招供了?”顾若离一愣,想到了郑陆的事情,周师爷颔首道,“他这样的人,刑具都不用上,直接就招供签字画押了。”
顾若离松了口气:“那就好,黄大人准备什么时候押送他回京?”
“估摸着中秋节前,还有些事要处理好,一起送去京中。”周师爷说着,就看到黄章从外面进来,笑着道,“大人来了。”
黄章进了门,笑着和顾若离抱拳:“县主。”
“黄大人。”顾若离福了福,“听说您在忙,叨扰您了。”
黄章道不敢,笑着请顾若离坐,道:“迁坟的事定了吉日,这两日法事做完,就能迁,县主只管去忙旁的事,有下官在,定然不会有差。”他是在告诉他,顾氏的人不能在迁坟的事情上有什么阻碍。
反正就算出了岔子,不还有赵将军在吗,他只要保证不弄出人命来,一切都好说。
“我今日来不是为了这件事。”顾若离说着,将顾氏开宗祠的事情说了一遍,“……还要请黄大人帮个小忙。”
黄大人一听她说的,就笑了起来,道:“旁的事不好说,县主要帮的这个忙好说,他只要在庆阳,就一定能查到蛛丝马迹,您稍等一会儿,天黑之前就能给您答案。”
顾若离笑着道谢:“此事了,我打算另开宗祠,没有子嗣我就只能求圣上。恐怕还要请大人帮我送封信回京。”
“此事好说。”黄章笑道,顺便也能看看圣上对顾若离的态度,要真是有圣宠,他这个忙帮了,可就在圣上心头留了个印象了。
将来,再走走赵勋的路子,不怕他不能再升一级。
要知道,他在知府这个位置上已经待了近十年了,就在去年他还有希望升迁,可是圣上复辟,他所有的希望就都断了,这一级怕是这一辈子都没希望跨过去,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黄章的运气来了。
顾若离在衙门等到近亥时才回家,黄章虽说很快,可到底还是费了一些时间,她将查到的东西细细的整理了一遍后,天已经放亮了。
“您吃点东西垫一垫再过去吧。”雪盏提了食盒进来,顾若离打了哈欠,摆手道,“我不睡了,您帮我烧点水,我想洗个澡,浑身腻腻的难受。”
雪盏应是,和欢颜烧水抬水进来,服侍顾若离洗了个澡。
用过早膳,顾若离就带着一行人往顾氏宗祠而去。
往年祭祖女子都进不来,只是随着各家的夫人太太们在院子里拜一拜,礼毕后就在偏房里坐着休息,男子们则在里头上香磕头。
这次,肖氏让人开了正堂,但大家还是坐在了偏房里,摆了几十把椅子,里头密密麻麻的坐了男女老少五六十人。
这恐怕还只是来了一部分,若都到齐了,这里也容不下。
顾若离除了普照寺那边的几个人,是一个人都不认识,有的还没有见过。
她一进门,各式各样的视线,便刷的一下落在她身上,陈顺昌站在她身后,不停的给她介绍着在这里有些辈分,能说得上话的人,她点着头,却没有心情去记住这里的任何一个人。
“娇娇来了。”顾解兴先笑着道,“过来坐吧。”在这里所有人当中,他和顾解福与顾若离是关系最近的一个人。
顾若离朝他看了一眼,走了过去,在顾解兴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人群里听到哗的一声惊讶,她辈分在这里虽不是最小的,但绝对是晚辈,却坐在了顾解兴的身边,这中间可是差着两辈呢。
肖氏就扫了眼顾若离,抿着唇脸色很冷。
“人都到齐了,今儿让大家来,事情很简单。药庐巷那边的三丫头回来了,大家想必也听说了。”顾宏山站在中间,目光四下一扫,含笑道,“她如今可是了不得,由圣上封了县主,还求圣上追封了庆山做了恩德侯,咱们顾氏往后也是圣上亲自封赏的朝廷勋贵。”
顾氏族人有的笑呵呵点头,有的则很木然,药庐巷那边都绝后了,莫说追封一个侯爵,就算是封王了也没什么用,还挂了庆阳封地,没有后人子嗣,挂一个庆阳,挂整个西北,对他们来说也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