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抱着花束,低咳一声,转头教训身边两个小孩:“瞧瞧,一个个的这么沉不住气,花都给吓掉了,还是不是男子汉了?”
白临夕一听,立马蹲下来把花抱进怀里,迅速站起来,微微抬头看着温暖,冷着一张小脸,眼神中却满是‘求表扬’的意味。
小温凉慢了一步,看着白临夕恨恨的跺了下脚,这个‘小夕妹妹’真是太讨厌了!
时间进入七月,棉花进入花铃期。
与此同时,扑棱蛾子也跟着多了起来,缓慢的游荡在枝叶上,咬断花茎,让许多棉花成了无头棉花。
这扑棱蛾子学名棉铃虫,七月是棉铃虫的作乱高峰期,若是无法控制,当年的棉花产量就会大大降低。
往年满仓大队的棉花采摘时,最多的时候,也就只能达到皮棉平均亩产50公斤,其余普遍都是平均亩产40多公斤。为了鼓励农民对棉花照顾的更加细心,公社还搞了一项比赛,比哪个生产队收获的棉花最多最好。
获得冠军的那个生产队,不仅可以得到一张公社下发的奖状,还能在镇上公告栏将生产队的奖状贴一个月,让所有人都能够知道那个公社的事迹。
每年为了这个奖状,各个生产队都快争破了脑袋。
这其中并不包括满仓大队。
满仓大队每年上缴的棉花数,虽不说最少,但也只能算是中上水准,还没有这个能力可以去竞争第一第二的位置。
长进大队不同,他们去年平均亩产68公斤,位居第五。去交皮棉的时候,那副得意的模样,差点把张大军憋出闷伤来。
因为两个生产队距离近,中间就隔了一块村碑,公社领导难免会将他们放一起比较,去年张大军还为此挨了一顿批。
今年,为了争口气,张大军把所有大人小孩都组织起来捉虫。为了效率,还定出规则,除了种地的除外,剩余人都调动起来,无论大人小孩,捉20条虫子算1工分。
这个举措,立马把生产队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20条虫子算1工分,一天抓200条虫子就是10工分!
要知道,平日里农忙的时候,也只有成年壮劳力才能拿到一天10工分!
别说这些人都喜滋滋的,温家几人也很高兴。
温家老两口年纪大了,分配到的活计便是棉花地里捉虫,只是他们眼神不太好,捉了一天,也就捉了六七工分。
温暖三个小孩穿上了长袖和草帽,白临夕换掉小皮鞋,穿上温老太特地给他做的千层底布鞋,三人窝在棉花地里。
对温暖来说,这种工作简直就是作弊。她都不用主动去找,走过一棵棉花树,异能调动,那棵棉花树就会像是给自己抓痒痒般,抓出身上那些很多人都没看到的虫子主动丢进她的铁罐子里。